氰化钠在有毒化学品中的危险标记为13,属于无机剧毒物;危害分级为I级,极度危害。可经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吸收,产生急性症状。经口消化道吸收的致死剂量有很大不同,取决于当时胃中是否有食物存在。在室温下主要由于吸入本品粉尘而引起中毒。

一、泄露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泄漏物应急处理人员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全面罩)与手套,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露: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露: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者运送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发生火灾时应尽量抢救商品,防止包装破损,引起环境污染。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干粉、沙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碱灭火剂灭火。

三、疏散距离

根据美国联邦疾控中心的资料,短暂接触氰化钠或氰化物气体将在“数秒到数分钟”内对人体产生影响,接触氰化钠的个人可能“在数分钟内死亡”。另外,美国联邦疾控中心对氰化钠泄露事件的疏散距离要求是下风向白天1.3公里、夜晚4.9公里。

四、应急处置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者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至少20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给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体式脚步防毒衣。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五、预防措施


在接触氰化钠后,除去皮肤上残留粉尘或溶液,对预防中毒很重要。散落在地面或桌面的本品粉尘,应及时用水冲洗,防止遇到酸液而产生氢氰酸气体。用无氰电镀或用碳酸钡和氯化钡渗碳,可不用氰化物。存放氰化钠的场所,注意防潮、防热、防酸,以免引起氰化物释放出气态氰化氢。

六、监测方法:


1、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1)试纸法;速测管法;化学试剂测试组法;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万本太主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

2)气体速测管(氰化物)

2、实验室监测方法

比色法

国家标准:


1、中国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MAC)1毫克每立方米。

2、环境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为0.05毫克每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总氰化物)一级、二级为0.5毫克每升,三级为1毫克每升;固体废弃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为1毫克每升。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网易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