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许知远

编辑:汪吕杰

谁是中国的海妖服务器?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或许还有后加入的小米与京东,都在进入这个行列

杰伦•拉尼尔提到中国股票市场的戏剧性跌落时,多少像是海妖们的最近的一次游戏

杰伦•拉尼尔

“你们的股票市场怎么了?”没想到,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以这句话开始谈话。


我们在伯克利山腰的一个庭院见面,在四季如一的阳光下,海湾、金门桥与市区的高楼皆清晰可见。从这里向南延伸至圣何塞的狭长地带,就是硅谷。在那些发黄的山丘里、平庸的低矮建筑群里,据说是此刻世界真正的革命中心——一场由技术与金钱驱动的革命,它正在深刻、全面性地重组我们的世界与我们的生活。


出生于1960年的杰伦•拉尼尔是这一切的见证人与参与者。事实上,他的模样、装束与个性,都象征了他此刻的硅谷与昔日的硅谷的联结,尽管此地的文化以记忆短暂、一心向前著称。


他批着散乱的非洲式发辫,它们像生长出来的蔓藤【如果他的脸再消瘦些,就与摇滚歌手鲍勃•马利(Bob Marley)颇有相似】,或许就如头脑中野草式的思想,阔大的身形勉强被裹进了黑色T恤中。在1970年代,他就卷入了MIT的“虚拟现实”研究的先驱者的小圈子,并在日后将这一概念流行化,成为“虚拟现实之父”;他也曾与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交流,希望他不要把未来世界描述的如此黑暗;他还出任过斯皮尔伯格的《少数派报告》的顾问,让电影里的未来显得更可信。如今他是微软研发部门的重要参与者,被普遍视做技术世界的“远见者”(visionary).他还是个音乐家,试图将东方与西方的音乐混在一起,他的家中有一个巨大的收藏各式奇怪乐器的房间。他的朋友包括凯文•凯利、史蒂夫•乔布斯,他说在这个圈子里,没人像乔布斯这么有魅力、善于表达……

数字革命

昔日的硅谷尚未成为舆论的中心,它似乎更继承了西部的狂野精神,因为远离中心而获得特别的自由。这里是流行音乐、反战游行、东方宗教、文学试验的场所,科技是这所有先锋力量的一支,但或许是最不吸引人的一支。在六十年代的阿帕网(ARPANET)被国防部发明时,网络技术不仅属于一个狭小的圈子,而且是一个特别笨重、令人厌恶的军工产业的延伸。不过,这些边缘的、前卫的力量都分享着共同的乌托邦气质——倘若现实世界沉闷、无可改造,那就去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杰伦•拉尼尔心中的英雄人物泰德•纳尔逊(Ted Nelson)正是这样的先驱,纳尔逊清晰地想象了一个联结世界的诞生,每个人都成为全球网络市场的自由代理商,一种新的合作文化也就此诞生。


这个预言似乎实现了,互联网如今把整个世界、所有人都串联起来,而且谁也未预料到,这些乌托邦设想会转变成如此惊人的商业成功,那位沉迷于印度冥想、热爱约翰•列侬的乔布斯会成为超级的商业明星。对于杰伦•拉尼尔来说,一些连续感仍清晰可辨。苹果店的设计就像是寺庙,乔布斯本人则把自己塑造成半宗教式的人物,这都是六十年代的流行气氛。


代价也随之出现。“技术的发展会降低一切生活成本,人们无需花费分文便能快乐地生活。金钱、工作、贫富差距、养老计划,没人会为此忧心忡忡。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卷,我却对此深表怀疑,”他在2013年的著作《谁拥有未来》(Who Owns the Future)中写道,相反的,如果按照现状自由发展,那么我们很可能会进入一个失业严重的时期,相伴而生的是政治与社会的混乱。”



倘若这段话出自一位教授或是社会批评家,它或许只被归入路德派的行列——技术变革总招致它的批评者。但这判断是来自于局内人,一个现代技术世界的缔造人之一,一个来自中心的反叛者。自从2010年出版《你不是个物件》(You Are Not a Gadget)以来,杰伦•拉尼尔就变成了科技界的严厉批评者。在这本书中,他批评Google、Facebook、Wikipedia导致人们的交流肤浅,高度联结的网络世界泯灭了个人主义,带来了数字乌合之众的兴起……而在《谁拥有未来》中,他将批评视角置于整个系统——数字资本主义。他相信,这个系统的哲学与运转方式,将导致灾难。

“数字网络的崛起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创造价值,促进经济的整体增长,相反的,从中获取财富只是少数,并且后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大多数人无偿劳动的基础上”。

他相信不合理的统计方式,让普通人的贡献贬值。你的个人付出——上传照片、分享音乐、回答问题、闲聊,为公司创造巨额了利润——你却没有分享到任何东西。它似乎造就了一个假象,似乎是机器完成了这些,而非具体的个人。他列举了一个例证,作为上一轮照相技术的制定者,柯达公司在鼎盛时期市值280亿美元,雇员超过14万,但是当Instagram 2012年以10亿美元出售给Facebook时,它只有13个雇员。


它相信在这种“普通人分享信息,精英人士却通过它们创造了巨额财富”的模式下,中产阶级将被摧毁,整个经济体也将因此难以维系。

海妖服务器

海妖服务器。他把这个希腊神话中的海妖塞壬,用在了华尔街的庞大的对冲基金、收集海量情报的情报部门,以及硅谷的超级公司——Google、Facebook、Amazon上,如今的Uber、Airbnb也在加入这个行列。它们是这个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代表。倘若塞壬用她们魅惑性的歌声,让旅途中的水手们丧失意志、迷失于归途,那么这些技术海妖们,则收集海量数据,创造了一个一个封闭的、剥削性的循环链,你的免费劳动成为海妖公司的利润来源,它们用这些收入投入广告,吸引你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海妖。



尽管杰伦•拉尼尔的声调柔软,内容却是尖利的,一些时候,它听起来不像是来自硅谷的预言家,而是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马克思在面对工业资本主义兴起时的各种弊端,相信必须创建个崭新的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来消除这种弊端。或者按照杰伦•拉尼尔更喜欢的另一个类比,此刻的硅谷与19世纪末的镀金时代颇有类似,当时的钢铁、石油、铁路等巨头垄断了大量的金钱与资源,唯有一场遍及政治、社会领域的“进步主义运动”才打破这一切。



把Facebook、Google充满朝气的领导人与19世纪的“强盗资本家”们作比,似乎仍显牵强。这些海妖服务器兴起的速度、涉及的范围惊人,但它们面临新竞争者的压力、新技术颠覆性时,它们的垄断地位仍可能被随时颠覆。

但是杰伦•拉尼尔刺耳的声音仍至关重要,它提醒了我们硅谷神话的另一面,技术革新并不总带来我们希望的个人解放与社会进步,一些时候它也带来摧毁性的后果,需要有更多其他力量来制衡它。

在这一切转变中,对于个人权宜保护至关重要,个人不应沦为巨大历史浪潮、技术变革的牺牲品。


谁是中国的海妖服务器?阿里巴巴、百度、腾讯,或许还有后加入的小米与京东,都在进入这个行列。但在他们背后,那些庞然的电信、金融机构或许才是更令人生畏的海妖。它们沉默的、武断地吞取个人的信息。


杰伦•拉尼尔提到中国股票市场的戏剧性跌落时,多少像是海妖们的最近的一次游戏。而面对海妖服务器的任何反应,个人都显得过分脆弱无力。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商业周刊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