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看脸——小家电设计的自我修养

 

每一个现代家庭里都会摆着几台小家电,从客厅到卧室,从煎炒焖炸到个人护理,小家电大理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比起小家电的琳琅满目,小家电设计行业却显得发育迟缓。大部分人,包括很多小家电制造商,对小家电设计的认识,还停留在酷炫的造型和美美的配色。

近日,在设计易“寻找小家电‘中国好供应商’”主题沙龙的嘉宾讲台上,六维空间设计的创始人廖志文和德腾设计的总经理倪自彬把小家电设计的真实模样展示在众人面前。

 

小家电设计,岂止于形

恐怕很多小家电设计师都曾经遭遇过这样的尴尬:甲方一上来,只说了一个模糊的感觉,就让设计师开始画。

 

“设计师不仅仅是构思一个漂亮的产品,而是有思想的。”倪自彬说,“我们在拿到一个产品的要求时,我们首先要了解你要做什么,或者是卖到哪个市场。”

由于不理解小家电设计的流程,经常会有甲方提出不合理的期限。“企业在做年度开发计划或者季度开发计划时要提前做产品设计的准备,一般提前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如果要参加十月份的广交会,八月份才来做准备,时间往往是来不及的。就算手板已经做得非常漂亮了,但还是不足以应付现在的设计。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了,他们看过的产品太多,不是一个简单的灵感就能够打动他们的。要去研究,去分析,而这些都需要时间慢慢磨炼的。”

 

创意不等于价值

很多国际上的设计奖项如红点设计大奖、IF设计奖,获奖者大多是中国设计师,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小家电设计行业,甚至整个工业设计行业的不受重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廖志文给出了答案:

 

创意要能够落地,才能变成价值。

“从找到需求到提出创意,所走过的路程并不多,但从提出创意到形成能够销售的商品,还要经过很漫长的环节。”廖志文说,“很多企业不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这一环节。”

 

产品卖点的计算公式

如何挖掘小家电的卖点,这应该是小家电制造商们最关心的问题。在这一点上,设计公司各有自己的“独门算法”。

4+3=12,这个公式曾经挽救了美国老牌Back To Basics,是廖志文引以为豪的设计公式。

 

当时,廖志文的设计团队接到了一个任务:设计一台美国家庭用的早餐机。但早餐机并不像水壶、电吹风等市面上已存在的产品,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经过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美国人的早餐基本是五类食物:面食(面包、饼等)、麦片或玉米片、蛋类、水果和肉类。“数量最大的类别是面食类,所以这个产品必须能够处理面食类。处理麦片和水果的功能我们放弃了,因为麦片很方便保存和食用,没有必要;至于水果,你不可能做一台机器来产生水果。所以第二个功能是处理鸡蛋。”

廖志文把多士炉和煮蛋器组合,再将其加以改良,使它能够蒸肉,于是,史无前例的早餐机诞生了。这台早餐机一上市就狂销110万台,还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年度美国“现代厨房十大最酷厨具”之一。

售价4美元的多士炉和3美元的煮蛋器结合,成为售价12美元的早餐机,这多出的5美元,正是小家电设计所带来的附加价值。

但这种经典产品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是常规产品,设计师要如何挖掘产品的卖点呢?

倪自彬的得意之作“超能灶”用的是减法。

  

超能灶其实是电磁炉2.0。在很多人眼里,电磁炉的普及性太高,很难再做出新意。倪自彬的团队研究时发现,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让线圈产生电磁来使金属产生热能,这种加热方式有一个副作用——磁辐射。

“我们做了一个防止磁辐射外漏的设计,把磁辐射锁定在里面,让它能效更高。这款电磁炉,就算你拿一个小灯泡去检测,它也点不亮。”倪自彬说,“如果消费者并不需要太多功能,我们可以在实现消费者单纯的功能需求时,改变产品以往的缺陷,实现新的差异化和卖点。”

 

小家电设计当然是美的,但它的美感更多在于现实意义。

可以说,人们的生活正在被小家电分割得愈发精细,就像从前的一锅乱炖,如今被作为煮蛋器、热水壶、汤锅等具象一一拆解。将生活化繁为简,让人们以更舒适、更简便的方式去享受生活,才是小家电设计的至美之处。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