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认真放弃,认真开始。

你是否走了太多冤枉路?其实,只要每个阶段都抓出重点、基本动作做对,路一定会愈走愈顺。但是,万一错过了那班车,在每个黄金5年中该做的事没完成,现在才开始想自我拯救,究竟来不来得及?此时,不妨透过以下几种思考,重新定位未来,也许人生转折点就近在眼前!

如果你对现况不满,决定重新定位,寻找其他可能性,为免虚度光阴,你可以尝试这么做:

给自己一个止损点

改变方向,意指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舍弃先前累积的经历与成果。因此,在正式放弃之前,不妨再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为这份工作设定一个短期目标,如“在3个月内独立完成一个大型专案”

这个目标,就是你为工作订下的停损点。假使经过3个月全力以赴,仍无法达成任务,或许证明专长并不在此,更能无憾地递出辞呈。

人际关系大师戴尔·卡内基正是借此找到一生的事业。从小梦想成为小说家的他,曾全新投入两年时光,完成一本长篇巨作,却被出版社评为一文不值。“我茫然的过了两个星期之后,决定就此转换工作目标,开始教书。”卡内基在书中回忆。这就是他为自己设定的停损点。如此一来,即便失败,也能心甘情愿地重新出发。

回顾过往,找出优势

也许你不满意自己近年来的表现,但并不表示当中是一片空白,没有累积。如何找出它们?答案是尽量去回想那些做起来如鱼得水、充满成就感的任务。思想家马克斯巴金汉(Marcus Buckingham)的着作《在每个位子上发光:巧用你的工作天赋》中,有个7天“讨厌/喜欢”练习法,可作为参考。

打开记事本,在两边顶端分别写上“讨厌”和“喜欢”,并在未来7天带在身边。只要发现自己很期待某项工作内容,就在“喜欢”栏标记下来。反之,若不自觉拖延某件事,或做完后觉得疲倦万分,就写在“讨厌”栏中。7天后,你可以开始思考:如何把“喜欢”栏中的事情愈做愈好?

透过归纳自己的性格优势和工作习惯,缩小范围,更能快速找出行为强项。从这些答案中,或许下一步已呼之欲出。

定义自己未来的“成功”

最后一个步骤,是订定目标。请询问自己:退休前,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以此画出眼中的成功蓝图。

有时候,自己眼中的“成功”未必能说服每一个人。作家侯文咏在36岁的时候放弃了人人称羡的医生工作,辞职撰写长篇小说,原因很简单,“马奎斯38岁就写了《百年孤寂》,而我还在写《淘气故事集》!”他说。外界的杂音愈多,对成功蓝图的描绘就愈要清晰,才能坚定信念,走向目标。

当你审慎考虑后,决定急起直追,若你确信眼前生涯仍是最想从事的志业,想要后发先至,可以尝试这么做:

争取时间,重新列出计划表

日本咖啡店Tully's Coffee创办人松田公太,在著作《工作五年,辞职去》中说明拟定“阶段性目标”的重要性。他曾指出,定期检视个人表现,以5年为单位来拟定计划表,是自我督促的良方。

假设今年35岁,预定退休年龄为55岁,35~54岁之间就有20个空格。每隔5年设定一个大目标,中间4年则各有一个小目标,职涯重点就能一目了然。“唯有彻底了解自己剩下的时间有多少,才能在危机感中,提升向前猛冲的心情,”松田公太强调。

以3个步骤开启行动

为职涯拟出计划表后,多数人最大的困扰,就是该从何开始?前日本三丽鸥中国区总经理钟子伟,曾分享他在哈佛大学念书时印象最深的一位教授──担任过高盛银行副总裁的罗柏卡普兰(Robert Steven Kaplan)所提出的“关键3步骤”。只要事关重大抉择,都可以作为参考:

跟每一个相关的人恳谈。

无论职务高低,任何与你有工作接触的人,都能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建议。

根据恳谈内容,整理出其中共同的问题,归纳出最该做些什么,并按照重复次数拟出先后顺序。

挑出前述排序中的前3项后,列出实际可行的解决计划,立即执行。

你会发现,处理完最大的3项问题后,许多后续小问题都将不攻自破!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快乐工作人》杂志
来源:创始人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