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文广集团(SMG)总部所在地,上海威海路298号的上视大厦经常有贵客上门,经常到有些平常。不过,2015年6月4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此出现时,还是引起了骚动。

当天下午,阿里巴巴宣布12亿元投资SMG旗下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占股36.74%,成为仅次于SMG的第二大股东。

在外界的某些解读中,这笔投资被抬到互联网与传媒革命的高度。而之于阿里巴巴,它最大的意义,不过是为阿里“帝国”的版图再添一城而已。

和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中的其他两家一样,阿里也极为忌惮“帝国”一词,尽管在外界看来它们的确是。过去十多年,依靠技术、用户及流量优势,BAT构建起三个庞大的互联网商业帝国。

而与最初的野蛮生长期不同,如今BAT之间的争斗,已由明转暗,除了核心业务的内功修炼,频繁的投资和并购成为BAT扩充同盟阵营、构筑护城河的核心手段。

“商业帝国”,正在转变成“资本帝国”。

没人知道,这三个“资本帝国”的边界在哪里。人们只看到,频繁的资本运作、卫星式的生态布局下,三个“资本帝国”不断扩张,再扩张。从传统互联网,到新兴的“互联网+”,从搜索、电商、社交,到金融、物流、健康、制造、文化⋯⋯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错综复杂。

“大胃王”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的胃口越来越大,大到让人有些看不懂。

以2014年为例,据不完全统计,阿里巴巴动用了60亿〜70亿美元,投资或并购了36家公司,平均下来,每家公司能从阿里巴巴拿到10亿元人民币。

从范围上看,这36家公司的分布广阔到几无“章法”:新浪微博、陌陌、UC浏览器、友盟、美团、穷游网、在路上、丁丁网、快的打车、高德地图,优酷土豆⋯⋯几乎涵盖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

你或许会用大手笔或大布局来形容,而一位媒体人用了一句更形象的话来概括:“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是指哪打哪,而是打哪指哪。”

更为“障眼”的是阿里巴巴和马云的操盘方式。36家公司当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阿里巴巴或马云参与的“云”字系投资机构——云锋基金、云溪基金以及云煌投资,等等。

比如,2014年1月13.2亿元收购中信21世纪54.3%股权,2014年4月12.2亿美元注资优酷土豆,两起投资案例中,云锋基金都参与其中。而云锋基金内部的股权结构中,又与马云本人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马云对此的解释,犹如他热衷的禅学一样让一般人有些捉摸不透:“以前阿里巴巴是从无做到有,现在是从有做到无,无处不在的无。阿里巴巴许多投资让人看不懂,看得懂就奇怪了,10年前也没人看懂过阿里巴巴。”

如果从时间线上来归纳,阿里巴巴的“什么都买型”投资,就显得有规律得多。最有趣的时间节点,是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日。

阿里巴巴2014年对36家公司的投资或并购,超过30起是在10月份之前完成,而9月19日成功上市后,阿里巴巴的投资密度明显下降。

这不能不让一些人怀疑,诸多广撒网大手笔投资,有侧面推高上市股价之嫌。

除了与高股价的千丝万缕联系,阿里巴巴“什么都买型”投资之外,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投资文化传媒。

如果仍以2014年的36起60亿〜70亿美元的总投资或并购案例来计算,这其中,超过38亿美元都投在了文化传媒领域,占这些投资总额的半数以上。

而今年6月投资第一财经,则为阿里巴巴的文化传媒投资名单再增加了一个名字。在此之前,这份名单上已经是很长一串:《商业评论》、新浪微博、文化中国、华数传媒(000156,股吧)、优酷土豆、虎嗅网、华谊兄弟(300027,股吧)、光线传媒(300251,股吧)、北青社区报⋯⋯

如果与BAT另外两家巨头——百度、腾讯对比,就不难理解马云和阿里巴巴为何执着于“文化传媒梦”。

百度和腾讯的核心业务——搜索和社交,天生自带优越的媒体属性,而以商业起家的阿里巴巴,天生缺失媒体基因,是其最大痛点。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马云为阿里巴巴以及自己布下的文化传媒局,又是维系阿里生态体系的关键环节。

作为以电商起家,如今在金融、物流、健康、文化领域均有涉猎的商业集团,阿里巴巴的投资布局已经吸附了难以想象的海量用户、资源、信息、数据,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甚至已经成为维系社会运转的基础。

好处自然是企业和企业家个人的地位与利益的快速集聚,但风险是,一旦整个生态系统超载而崩溃,其带来的危害将不只是企业和企业家层面,甚至是整个社会。

而除了金钱与枪炮,舆论与思想,是把控风险的最好利器之一。

只不过,阿里巴巴盘根错节的投资体系,加上以文化传媒为重的投资布局,一方面或许是回避未来风险的重要保险,但另一面,四面出击与日益庞大的控制企图本身,恰有可能成为最大的风险源。

马云和阿里巴巴可能要开始考虑这个问题。

腾讯:从“公敌”到“大树”

腾讯的扩张故事至少要从5年前开始说起。

2010年7月,《计算机世界》刊登了一篇封面文章,名叫《“狗日的”腾讯》,文字“恶毒”,言辞辛辣,但却描述了一个当时甚至连腾讯都无法全部反驳的事实——抄袭。

QQ团购、QQ游戏、QQ医生、QQ影音,乃至QQ本身,这些经典产品的思路总结起来,就是一条,“别人做一个,我们也砸钱做一个,我们更有钱,然后,别人死了”。

但这一切正在成为历史。

一位腾讯的中层说,现在腾讯的思路是另外一条,“别人做一个,我们不做,等别人的那个最终从市场竞争胜出,我们再介入,当然不是再做一个,而是投资别人,帮他做大。”

简而言之,做一棵庇护树苗的大树。

对腾讯而言,成为大树好处有两点。一方面,从为人所不齿的互联网“公敌”,转变成“别人”的庇护所;另一方面,则是依靠这些茁壮成长的树苗,构建腾讯的防护林。

于是,最近几年,腾讯的投资并购动作,几乎都遵循这一中心思想。

比如,腾讯投资入股的大众点评、京东、58同城、滴滴打车、饿了么等等,都已经是所在细分领域规模或份额数一数二的公司。

从总量上看,2014年腾讯的投资案例和金额其实比“土豪”阿里巴巴还要大,2014年BAT投资的94家公司中,与腾讯发生过资本关系的有44家,腾讯为此投入的资金总额超过406亿元。

不过,相比阿里巴巴,腾讯的投资并购布局有两条明显的主线,一条是O2O(线上线下融合业务),另一条是游戏。而两条主线背后,则是腾讯“大树”的两大主干——微信、手机QQ。

先看O2O,2014年,腾讯在O2O领域投资并购了超过10家相关的公司,而除了现金,腾讯付出的还包括被不少人神化的微信入口。

对于腾讯而言,微信虽然不能直接产生价值,但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离线下生活场景更近的优势,让它成为一个连接线上与线下的最佳连接器。

最典型的是京东。2014年,京东全年完成订单量达到6.89亿元,同比增长113%。而腾讯注资,接入微信平台后,京东移动端的订单增长迅速,四季度移动订单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372%,微信引入的流量贡献巨大。

所以,腾讯的投资,与其说是围绕微信布局,倒不如说是众多互联网公司追逐腾讯,希望获得“微信入口”这一腾讯的“战略投资”。

另一条主线游戏,则与腾讯当下的业务收入有莫大(博客,微博)的关联。2014年腾讯全年营收789.32亿元,其中网络游戏收入447.56亿元,超过半壁江山,以此称腾讯是个游戏公司都不为过。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14年BAT投资并购的11家游戏公司中,8家的交易皆由腾讯完成。相对于阿里巴巴和百度更为直接的商业模式,腾讯的营收必须依靠从社交到游戏的转化,这使得它不得不竭力维持在游戏研发、代理、运营方面的投入和占比。

但正如阿里巴巴,腾讯最大的依仗,也最有可能成为最大的风险。

2013年11月,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内部沙龙上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运行规则与PC互联网时代完全不同,腾讯如果没有微信,可能是一场灾难。

微信也被业界称为第一张移动互联网船票,帮助腾讯顺利出海。但令人担忧的是,微信正在超出船票的概念,被腾讯打造成一艘超级战舰,公众平台、游戏、支付、O2O⋯⋯微信承载的内容已经越来越重。

“慢半拍”的百度

和阿里巴巴、腾讯相比,百度似乎总是慢半拍。

2014年,BAT投资并购的94家公司中,只有15家与百度有关,总资金预计20亿〜30亿美元,而这其中公开投资金额的最大手笔——50亿元投资万达电商,还有腾讯参与。

这似乎不是百度以往的投资风格,就在2013年,百度还曾创下过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并购资金规模记录——豪掷19亿美元收购移动应用分发平台91助手。

而在2014年启幕的,人人都是天使投资、个个都是创业者的疯狂年代,项目少、钱不算多的百度,也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在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看来,却未必如此。2015年5月29日,美丽的西南边陲城市腾冲,百度第十届联盟峰会在这里举行。李彦宏在会上讲解最新的产业思考,并宣布百度的“三不政策”:

百度要坚决做工具,不谋求控股,更偏重培养生态而不是控股;不划分阵营、不贴标签,大多数公司都是独立人格的公司,是平等、开放的合作关系;每个行业都有做的好的地方,百度是3600行的通用平台,要在未来更多地连接起3600行中的佼佼者,不怕被洗掉用户。

这被一些业界人士解读为“李彦宏对过去百度全资或控股投资风格的矫正”。

正如曾经负责百度投资业务、于2014年8月离职的百度原副总裁汤和松所言,百度不再单纯追逐概念,像撒胡椒粉一样地投资,只有美丽的概念还不够,还要关注收购所带来的实际价值。

李彦宏也直言,相比于外界更多着眼于投资的部分,真正让他兴奋的,是战略合作。2014年12月投资打车软件鼻祖Uber时,李彦宏也以此来解释,为什么出席Uber媒体活动,而没有参加2013年收购91助手的发布会。

这可能意味着,李彦宏在两年前就已经有所考虑。

在更前沿的领域,百度也已有所行动,比如,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无人汽车等领域开始作为,甚至专门挖来“谷歌大脑之父”吴恩达。

2014年6月,百度还开始举办“The Big Talk”线下活动,在北京太庙、硅谷计算机博物馆等多地,先后请来《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世界虚拟现实技术领军人物杰里米·拜伦森,麻省理工大学人类动力实验室主任艾利克斯·本特兰等重磅嘉宾分享最新研究心得。

而在投资方面,过去一年多来,百度对国外的技术型创新公司情有独钟,分别投资过来自以色列的视频捕捉技术开发商Pixellot、芬兰室内导航技术服务公司IndoorAtlas。

这些动作,让百度看上去最像BAT当中超凡脱俗、仰望星空的那家,李彦宏看上去也似乎是三位大佬中“野心”最大的那位。

当然,换种角度,也可以认为,李彦宏和百度更像在赌一个更长远的未来。

这一豪赌的代价并不小。2014年,百度总收入490.52亿元,利润131.87亿元,而BAT另外两巨头,阿里巴巴收入525.04亿元,利润234.03亿元,腾讯收入789.32亿元,利润238.16亿元。数字上,百度已经掉队。

市值更明显,BAT中,2014年成功上市的阿里巴巴最高,在2014年底达到2583.6亿美元,腾讯以1358.9亿美元位列第二,而百度为799.6亿美元,不到阿里巴巴的1/3、刚过腾讯的一半。

不过,现实远比数字复杂。有人认为,慢半拍的百度,错过了这个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但亦有人认为,百度避开了这个充斥着泡沫的移动互联网大坑。

或许,只有时过境迁,才见分晓。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