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朴珺拥有王老师,但罗玉凤拥有整座纽约

Managershare:来看她们的眼神!

田朴珺和罗玉凤都是中国传媒业著名的专栏作家,田朴珺的专栏在GQ中文版,而罗玉凤的专栏在凤凰新闻客户端。

两位女作者都有在纽约生活的经历,而且都为这段经历写下了文字。在去纽约求学或者生活之前,罗玉凤毕业于重庆教育学院,田朴珺从中央戏剧学院退学。

两位都还未婚,罗玉凤还没有订婚,而田朴珺却已经和万科的董事会主席王石在一起很久了。

1、

罗玉凤眼中的城

纽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纽约人自称纽约客,纽约客的标记是冬天一身黑,黑衣黑裤黑皮鞋,夏天就随意了。如果你在冬天穿得花花绿绿,夏天背一块“I LOVE NEWYORK”的T恤,毫无疑问,你是乡下来的!在纽约,年轻人住下城,有钱人住上城,老年人住长岛。

田朴珺眼中的城

这里是天堂,这里是地狱,2011年4月初的一天,我认定,这将是我未来的家,这里是纽约。

作为过客,我一次次经过她,她也一次次经过我,但在这一天之前,我都没有真正地准备好被她接纳,这次,我打算开始和她真正地相处。

上至八十几街,下到东村西村,曼哈顿核心区的每条街我都走过。这是我的一个习惯,初到一个城市,我需要用徒步丈量的方式来消除心中的陌生,就像我刚从上海去北京的时候,会不停地在城内兜圈一样。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意味着,每天都在汲取新的营养。

2、

罗玉凤的房

纽约唐人街是全纽约房租最便宜,交通最方便,周边环境最佳(靠近商业中心,酒吧等娱乐场所),却最为鸡肋的地方。一是环境太差,开门见垃圾。二是福建广东人饮食我们真的不习惯。

唐人街标志性建筑是曼哈顿桥和孔子大厦。站在曼哈顿桥边的楼房阳台,看公园里游戏的人,恍如北京。

田朴珺的房

学校在联合广场,这里的房子比较贵。但我在两周内唯一能找到的价钱还不算太离谱的,就是这间老爷房了。这间房是木质地板,10平方米,一个小客厅就占了5平方米,厨房估计只能养鸽子,地板也是歪的,楼梯极陡,一走路就发颤。后来我才知道,二战前这房子就出生了,但没办法,我们的历史就在这里交叉了。

3、

罗玉凤住的街道

我在唐人街住了3年,酸甜苦辣都有,不过总的来说爱的多。孔子大厦旁边是孔子像,对面是林则徐像,顺着林则徐像往下走,五分钟到布鲁克林大桥。大桥虽然灰扑扑的,跟金门大桥没法比,不过也算宏伟。布鲁克林大桥往南,是自由女神像,往北是曼哈顿美景。冬天,布鲁克林大桥殊无景致。夏天,满地鲜花盛开。郁金香和水仙争奇斗艳。桥头公园有榆树。春天结满榆钱儿,可惜树太高,够不着。穿过公园,是百老汇街。顺着百老汇往下,不远是世贸遗址。这里可见华尔街,十七码头,自由女神像。

田朴珺的街道

不过,住在这里还是别有一番风景的。每天太阳升得早,隔着床单就能晒到太阳,4月的天空特别地舒展,每天看着天空慢慢变红变黄直到变成不能直视的光,一缕缕地打在脸上,暖暖的,而哈德逊河,就在不远的地方。但如果我想看到河景的话,房租也许会从每月三千五美元涨到一万美元。

罗玉凤吃的东西

唐人街有个德昌超市,里面食品应有尽有。广东人开的,我每次去买东西,他们用广东话告诉我价钱。我楞了半晌,然后说:讲国语。于是他们用普通话再报一遍,非常有趣。广东煲仔饭不错,三块五美元一份。格兰街和摆也街有卖。

4、

田朴珺吃的东西

因为在意大利长大,所以斯哈泊的生活比一般美国人讲究得多。他吃饭永远都在有足够品质的地方,可以说是他教会了我怎么在高级餐厅里像个当地人那样点菜。

又到了找李游蹭饭的日子,我陪她一起去逛菜市场。我们买了两斤五花肉、两斤排骨。回到家后,李游做了一锅红烧肉、一锅烧排骨。我吃光了两斤红烧肉,外加一斤排骨,算下来足足三斤肉,而且是一顿全部吃光。

5、

罗玉凤的亲密观

要问全美剩女最多的地方,是纽约,要问全美男人最快乐的地方,是纽约。要问全美最难嫁的地方,是纽约。

纽约女人比男人多21万,这本身就是噩梦,更可怕的是很多男人四十岁之前根本不考虑结婚。他们“wants to date but not hing serious"。只约炮不恋爱。《北京遇上西雅图》里,周逸接受了哈佛毕业生捐精。我不知道这是臆想还是确有其事。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我什么样人都见过,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只要不结婚什么话都好说,所以我说这也是然并卵的东西。要约炮什么货色都有,帅的,高学历的,年轻的。金发碧眼一米八,妥妥的高富帅,一说结婚全跑了。有的一跟我说话就是,我们sex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我对结婚没有兴趣。有的对我说,你可以边跟我约炮边找男朋友,我一点儿也不会耽误你。@_@...

田朴珺的亲密观

我常常跟女性朋友们说,男人并不怕被拒绝,只是讨厌被戏弄。不要试图戏弄别人,暧昧游戏玩到最后,就是玩火自焚。

有些女孩会以为暧昧关系是种挺好的关系,但我个人觉得,如果你不想把事情弄得很糟糕的话,最好早点说明白。一旦男人觉得你是在利用他的时候,就会非常反感你。但如果一开始你就说清楚了,对方通常就会OK,那好吧,那我知道了。其实,本就有一个所谓的门柱,早点指明方向,他会知道界限在什么地方。

不是因为不够爱,而是明白了爱一个人,不等于失去自我,爱一个人,先要让自己摆脱“爱”的束缚,如果你不能摆脱,就不会收到真正的爱。

我作为女友的原则:不为了爱谁而强求自己去改变。由这个原则继续衍生,我逐渐明白了做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女友该有的行为准则:我应该不会专程去探你,也不会小鸟依人地腻在你身边,更不会没事就打电话问你和谁在一起,监督你的行踪,而且工作永远比男友或老公重要。

人和人的关系中,难保不生变故,而工作,是付出多少必会得到多少的。回报完全由自己掌控。我喜欢掌控自己,不依附他人的感觉,这会让我非常有安全感。当然,作为女性,有时候难免会有小嫉妒、小猜疑,这很正常。在复杂的情感世界,我没有万能钥匙。但是,我知道,与其想要抓住谁不如抓住自己。

6、

罗玉凤的追求者

我交往过两位男朋友,一位34岁,照中国人的思维,这个年龄已经很大,应该着急结婚了。但我错了。交往一阵后,我发现他每天做些什么事我根本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和朋友住34街,没有结婚,是服装品牌经理。他经常出差,经常参加聚会滑雪……后来我领悟到参加聚会的意义就是结识更多的女人。我问他是否有跟我结婚的打算,他说没有打算结婚,也没有打算交女朋友。他只是把我当作普通朋友,之后他还厚颜无耻地希望我们继续交往下去……

我交往的第二位,32岁,中东人,会计师。我觉得他不是美国本土出生,从外国来,应该跟我一样艰辛,会愿意结婚才对,但我又错了。我觉得他刚开始应该是喜欢我的。只是后来,那天晚上十点,他说他第二天要工作,命令我回家!那是新泽西,地址偏僻,人员复杂。我说我会很努力不打扰他,他说他已经给过我机会了。我坐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再也没理过他。

愿意跟我结婚的人也有,只是考虑再三,我放弃了。对方是留学身份,没有我的帮助,他没有办法留下来,我会很累。

田朴珺的追求者

我准备去纽约的那一年,有个朋友请我吃饭,吃完饭,大家又去了一个叫D的美国朋友家,大家聊得还不错,他听说我不久之后要去纽约,就说下次见面多聊聊。

后来再见面,他对我示好,但意思表达得十分婉转。

D的家族和中国的渊源非常深厚。他是美国的富N代,家族企业是从事重型机械业,十多年前就已经在中国做生意。他的爷爷从七十岁那年开始,每年都来中国。他家有8个会说中文的兄弟姐妹,有一次我和他的家人一起吃饭,他表弟吃着吃着饭,突然拿起酒杯来敬酒,念起了唐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家庭。

7、

罗玉凤的约会对象:不固定

也许有人会对我羡慕甚至嫉妒,因为我可以和什么哈佛耶鲁高富帅约会。但是这些人都没有跟我结婚,我三十岁依然孤身一人。所以我说:然并卵。

纽约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大苹果”,给了我们很多机会。Opportunities,更好的工作,更多的人脉,更广阔的事业。它有我们梦想的一切,只是不能梦想在这里结婚。当一个48岁的未婚女人对我说,有男人说如果爱他,就要爱他的狗。当我约会对象中百分之九十都要求一见面就SEX,而且是到我住处SEX的时候,我对这个城市,不知道是希望,还是绝望……

田朴珺的约会对象:“王老师”

决定去纽约上学之前,在一次聊天中,王老师问我为什么要去纽约读书,我讲了很多理由,都被他一一反驳:“那都不是你最真实的内心,你的原动力在于你想证明点什么。”那句话竟让我失声痛哭。

平日里,我和王老师各自忙工作,他时而英国,时而深圳,我时而美国,时而上海,能在北京相聚的时光显得弥足珍贵。一次恰好他回北京,只有两天时间,而我必须要去上海。我想争取当天往返,无奈约见的第二批工作对象次日上午才可以见面,一天半的时间眼看就要扑在了工作上,只好撇下王老师。

好在王老师包容心无敌,对于正在创业的我,万分理解,面包的恩怨,就此一笔勾销。

文章来源:

罗玉凤《恋人赶我坐最后一班公交回纽约》

田朴珺《习惯就好》

整理:包北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博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