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一个企业的时候,我们常常喜欢讨论他的产品、服务和流程,以及他们赚了多少钱,比如苹果呈现给世界最具审美性的标签就是iPhone,各种各样的销售神话和利润神话;又比如Google,曾几何时,它几乎是搜索和地图的代名词,而在中国,百度则是搜索的代名词,有比如富士康,他最重要的标签…算了,我们换个其他的公司讨论吧!

随着媒体的渗透率越来越高,本来神秘的科技企业被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在公众的放大镜下,企业像一块块被揉碎的面包,让人反复咀嚼,也得以让世界关注产品之外的企业元素,比如制度、文化以及他们培养出来的员工。

企业是社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又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的组织,这种责任不仅表现于其优秀的产品和他们给国家交的税,更重要的则是其企业文化带给社会的正能量。

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要花80%的时间来应付工作,倘若工作不快乐,人生也就不快乐了,而工作时间大都要在企业里度过,于是,优秀的企业应该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员工变得更快乐,这种快乐自然不是恣意妄为,也不单单指高额薪水,而是饱含着激情、奋斗、成长的感觉。

世界的企业分很多种,国企好像是中国人最幸福的企业,每天发一份报纸,泡一杯茶水,给员工弄个一撮而就的人生,醉生梦死;节奏快的科技公司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们需要紧跟消费者流行趋势,甚至要主动创造趋势,IC上的电子元件每18个月就要增加一倍,员工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提高自我呢,更何况,他们生来就要适应“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

两相对比,我只想对国企的员工,吐出四个字:哪投简历?

坦白讲,活在一个科技企业中,真得很累,如果从迎合人性的角度讲,确实不如国企里舒服,但人类伟大之处正在于能不断挑战人性弱点,并催促自己成长,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又要感谢那些严苛的科技企业,敦促员工不断成长,直到百炼成钢。

严苛父亲,三星“揠苗”之道

现在,韩国企业三星正处於低潮期,他们的Galaxy在大屏幕的苹果手机面前显得笨重而可笑,像极了一个大脸盘的女生,无人问津。

持续糟糕的业绩,以及浓重的官僚作风,让这个企业痛定思痛,正在李健熙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文化改革已经悄然在三星内部展开,他们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创造力的文化,这些变化会危及到三星固有的文化资产和传统的组织架构,但没有人敢于停下来,毕竟,公司的账面上一直在亏损,他们必须做点什么?

另外,为了破除官僚作风,层级观念,三星特地成立了“创意实验室”,鼓励年轻人向高层直接提供产品创意和小型的改善。

目前,尚不知这样的改革能否奏效,也不知道哪种文化会更适合三星,但不可否认的是,三星本次改革关注的是“员工”本身,而不是什么其他专利或者手机UI设计等等。

传统三星推崇循规蹈矩的文化,推动企业走向了成功,并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员工,教会他们要踏踏实实地完成蜕变,而不是一夜暴富或者总向往鹤立鸡群,事实上,那些自以为鹤立鸡群的人,都提前离开了三星。

我们无法评说“创新”VS“循规蹈矩”,谁应该更好,甚至不能说“官僚作风”是个贬义词,我们只能强调企业文化的适应性,但我们能确定的是,三星的企业文化,之于韩国年轻人的影响绝对是正向的。

李健熙是韩国的经济总统,他也是一位工作狂,创造了“午餐会议”的制度,也就是在吃午餐时听下属汇报,并讨论工作决策,这个时间看似不起眼,但经年累月下来,三星的工作时间要远远超过了同行企业;

为了保证充沛的工作精力,李老汉还以身作则,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他热爱骑马、剑术、铁人三项等挑战人类极限的项目,这也是为什么他能以70岁高龄支撑到现在,并常常有精力向员工咆哮9个小时之上,在他的带动下,三星员工普遍精力旺盛、身体素质极佳,韩国男人本来就要服兵役,如果兵役之后再投身三星,绝对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另外,三星推出了早上7点上班的工作制度,8小时之后,员工可以4点下班,从而有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这种作息制度会同步要求员工提高效率,而不是在公司里混加班,或者挺尸般地等领导下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事实上,这种作息制度不仅适用于三星员工,韩国真正的总统还要求把这个制度推广到了全国,让每一位年轻人都有意识,每天少睡一个小时的觉,醒着的时间则会多一个小时。

苹果VS谷歌,谁是最美妈咪?

如果说,三星对待员工像一位严厉的父亲,那么,苹果、谷歌这样轻资产的公司,则常常能表现出母性。

比如Google给员工提供了外人无法想象的办公环境,你可以在工作时间喝咖啡、吃大蒜、玩滑梯,甚至能把孩子和狗狗带来上班,Google解释说,我们喜欢和天才在一起工作,乐于满足一切人性的要求,但同时需要说明,如果你只是奔着Google的办公室来的,相信你也进不了Google. 

当然,除了丰厚的薪水和优越的办公条件之外,Google最吸引人的还是其需要不断创新、充满挑战的工作内容,一位年轻人来到Google会发现公司里每位员工都独树一帜,这是和制造业完全不同的文化。

全世界都知道谷歌向来不遵循企业传统的规则和逻辑,他们常常花重金打造一些陌生的项目,也有能力让一个弱小的项目光耀世界,比如Android。

于这种环境下生存,Google员工身体里,流淌的血液都有着一股创新的味儿,夹杂不作恶,不墨守成规,工作中充满着务实精神,每天讨论的是编程语言和基础科学,而不是沉浸在商业手段中无法自拔,更不用每天思考如何讨好主管,他们只需要专注地做出好产品,然后享受对应的成果,总之,有了在Google的工作经历,连灵魂都会给人洗涤一样。

与谷歌开放、包容文化不同,苹果的员工要更“古板”一些,特别是变态的保密文化,有可能会让苹果工程师们缺少必要的社交能力,尽管这些天才们从来不需要这些。

这家全球最拉风的公司,总是乐于把自己反锁在自家封闭的软硬件生态中,大量的条条框框让人抓狂,他们不仅让第三方合作者难以适应,也带给员工巨大的压力,但苹果的魅力在于,产品、服务总能称霸一方,这种巨大的磁性把供应商和员工牢牢地拴在自己身边,并催促其不断跟上世界超一流企业的节奏。

苹果从未想着一夜颠覆,而是踏踏实实地完成蜕变,他们会汇总每一代产品的缺点,会不惜一切代价克服之,比如从iPhone4到4s,天线门没有了,从iPhone5到5s,掉漆,刮伤也没有了,相信有iPhone6到6s,那些可笑的缺点也会消失掉,better and better的理念正深入每一位员工的骨髓中,事实上,只有组建了better and better的团队才能确保产品会越来越好,而且早先几年苹果人均创收就达到42万美元,在收获了巨大的荣誉和财富之后,团队凝聚力也变得越来越强。

笔者有一些苹果公司的朋友,他们在发朋友圈时,动辄声称“身处最伟大的公司,不能偷看美女”云云,这种凝聚力和自豪感,以及员工所具备的能力,或许才是苹果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更可怕的一点,苹果对外向来傲娇,但他们却要求员工能低下头做事儿,比如为了能和亚洲供应商充分沟通,他们会雇佣一些员工,学习汉语、日语等语种,而不是跟大爷一样,只想听英语;

品质要求严苛,苹果工程师也会跑到代工厂的车间内,只是想要搞清楚流水线女工为什么拧不好螺丝,以及如何贴好iPhone6的保护膜,是的,巨大的财富没有让这个团队迷失方向,反倒是能更沉下心去完成一些小事儿。

企业精神应根植于工作点滴,而不仅仅是员工手册上的口号,要努力建立正能量氛围,去影响、感化员工,并催促他们成长。谨记,员工是企业的核心,是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在尝试推出最优秀的产品时,也要思考如何成为员工的最佳父母。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康斯坦丁
来源:科技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