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品牌管理方面,中国人曾将德鲁克、韦尔奇奉若企业管理的神明,他们的理论则被奉为宝典,但是在经历了一阵狂热之后,许多人发现,在企业品牌管理的实践中,那些曾被奉若神明的西方管理学理论遭遇了尴尬,西方许多的管理理论并不适合中国的企业。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除了企业的体制不同之外,实际上还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也就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当一种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惯性流淌在血液里时,这种文化已经无法在一朝一夕能够改变,因而,文化的原因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随着全球化的大发展,中国的许多企业开始接触国际企业,并努力吸收着西方的先进理念与知识。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也开始发现,其实一代战略军事家毛泽东也是一个卓然出众的管理大师,无论是他的管理思想还是管理方式,都充分充满了东方文化的智慧、体现出了东方文化特性。

翻开中国近代的历史,许多人不解:毛泽东领导小米加步枪的工农红军为什么能打败有着先进美式装备的800万国民党军队?抗战八年,受到内外夹击的毛泽东军队为什么能够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毛泽东出色而科学的领导与管理。正是依靠无数的人民群众与军队的配合,毛泽东带领军队与人民群众利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队,打败了野心勃勃凶残顽劣的日本鬼子,从而改写了中国的历史,创造了让世界敬仰的战争奇迹。因此,在今天看来,毛泽东的东方式智慧在许多方面,仍然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重视思想教育

毛泽东为什么能把散漫的、缺乏组织纪律性的农民,成功的转变成了具有高度使命感和严格纪律的新型军人?这主要归结于毛泽东能对下属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与教育。毛泽东对于军队的管理之道,最独道之处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强调使命、重视教育、多重保障,包括关于作风建设的思想;关于民主管理的思想;关于官兵关系的思想;关于军民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才建设的思想等等。“使命”是毛泽东军队管理之道的核心思想,它就如同应于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与组织建设则是毛泽东军队管理之道的主体,就如同企业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为人民服务”一直以来是人民解放军的根本宗旨,也是毛泽东为组织所确立的一个使命,而这个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毛泽东对组织进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企业,那这个使命就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是当前管理学研究的热门之一。而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培养,又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关于组织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视。而也正是这一使命的树立,为整个织的发展方向、行为方式提供了指引与精神动力。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有了使命就如同有了一座精神与信仰灯塔,而有了这座灯塔,组织的成员方能找到一个精神与思想的归属。“使命”的提出,其根本意义就是需要实施。如何实现“使命”在组织成员心中扎根呢?我们可以学习毛泽东,对成员进行企业思想教育,使全体成员认清自己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焕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这些教育,不但提高了组织人员的觉悟,同时,更是使组织内部凝聚成了一个目标高度统一的整体。

善于建立愿景

什么是愿景?愿景是一个关于渴望状态的蓝图,是愿望的景象,是组织希望将来实现的理想目标。它与对组织存在使命的认识、发展规划和达成目标手段的认识有关,它是个人愿景与集体愿景的有机结合。最通俗的理解,愿景就是盼头,就是未来的东西能够看得到。毛泽东就是发现短期、中长期各个阶段的目标,激发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斗争;大家都是佃户,没有土地,怎么办?打土豪分田地,只要斗争,就能获得自己的土地,这就是盼头。

毛主席是一个具有超凡领袖魅力的领导者,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善于提炼愿景。提出别人看不到的远景,别人还以为是“星星之火”,但他却能看到“可以燎原”。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同样需要善为企业、为员工、为合作伙伴描绘出好的蓝图,吸引大家一致努力去工作。因此,全员品牌管理的起点就是要让员工认同企业的愿景。没有共同的愿景,缺乏共同的信念,就没有利益相关的前提,员工也就不会对企业怀有更高的目标。据估计,中国年度营业收入规模在2亿以上的企业存在清晰战略愿景的不到20%,很多企业也提出了远大的目标,但是目标的制定缺乏员工的参与,目标的宣传贯彻远远不够,对于愿景的不认同也就在所难免。

强调工作作风

没有过硬的作风,就打不了硬仗,经不起考验;没有过硬的作风,就造就不了过硬的队伍。 毛泽东充分认识到党风、作风建设的重要性。1942年2月,他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讲演,第一次提出党风这个概念。在毛泽东看来,一个组织要实现强大的战斗力,仅仅赋予组织一个崇高的使命还远远不够。因为一个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时候往往会对组织的形象造成破坏。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作风建设。作风是毛泽东管理思想所独有的一个管理概念,现代管理科学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范畴。按词典解释,作风是指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毛泽东所领导的军队为什么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戴,最主要就是这个组织的每个人都拥有过硬的作风纪律。毛泽东将作风培养纳入军队管理的范围,将优良作风视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这在管理学理论方面可以说是一大创新。直到今天,“作风优良”仍然是中国军队建设的一个总要求之一。

企业同样是一个组织,作风的好坏对于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和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作风就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决策转为结果的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良好的作风就意味着强大的执行力。企业的发展,有战略决策问题、技术创新问题、人才引进问题、领导班子的引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执行达到最终目的,因此,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企业的普通员工,他们在经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作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重视人才建设

管理靠人才,带兵打仗更要靠人才。毛泽东在缔造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实践中,高度重视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很早就提出了把军队办成一所大学校的思想。尤其是在培养治军骨干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创造出大量宝贵的经验。毛泽东的麾下战将如云,许多人从普普通通的人,成长为叱咤风云的高级将领,并最终战胜了正规军校培养出来的“正统军”,这充分证明了毛泽东人才建设思想的价值所在。

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任何一个企业没有人才,其发展无从谈起。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打日本人、打败国民党,他身边的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等那些德才兼备的领袖团队为他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从企业和行业层面看,企业的命运前途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一流的企业家、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者、一流的团队。虽然企业的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创新能力、投资强度、反应速度、企业规模、交货期限等都是竞争内容和竞争焦点,但这此竞争的背后则是严酷的人才资源竞争。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有句名言:“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从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话我们可以看出,建立竞争优势的根本,其实就是培育和保护企业的人才竞争力。因此,我们必须彻底转变“见物不见人”的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作为企业人才工作的主线和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李光斗
来源:价值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