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又融资了,Uber却在开脑洞做快递

滴滴快的也许没有想到,两家的合并并没能停止烧钱大战,为了狙击专车领域的强劲对手Uber,保留并继续扩张市场必须在资本层面补充弹药。

6月15日下午,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滴滴快的APP运营商小桔科技欲融资15亿美元,届时公司估值将从120亿美元增至150亿美元。这一新的估值将令滴滴快的成为仅次于小米(450亿美元)的中国第一大创业公司。

很明显,正如滴滴快的APP运营商小桔科技宣称的那样,滴滴快的融资针对的是竞争对手Uber,参与滴滴快的此轮融资的包括新投资者和既有投资者,估值则较两家公司今年2月合并时翻了一番。就在不久前的5月27日,微博向SEC递交最新文件,宣布该公司斥资1.42亿美元投资滴滴快的。

为了争夺中国市场,Uber也正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11日报道,一封披露给该报的邮件显示,鉴于机会的艰巨性,6月22日,Uber将在中国正式发起新一轮的融资,融资金额为15亿美元。这封邮件是Uber CEO特拉维斯·卡拉尼克本周发送给Uber投资人的。上月有消息称Uber的估值可能达到500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烧钱在司机端于乘客端提供补贴和优惠是打车软件拓展市场的常规动作,在资本层面各自积蓄弹药是最简单直接的应对竞争办法。但是,如果稍微注意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跟滴滴相比,Uber不只融资还做了好多别的事。

除了做专车,Uber动作有点多

显然,为了争夺每年1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运输服务市场——中国市场,竞争形势让参与者必须更快更多的找钱。但是找钱、烧钱补贴是打车软件平台们获得竞争优势的唯一选择吗?从Uber的做法看,它显然不这么认为,在融资之外,Uber做了更多:

6月17日消息,《华尔街日报》网络版撰文指出,投资者希望Uber能以颠覆出租车行业的相同理念撬动快递市场的巨大潜力——Uber在大力开展快递业务。在过去一年多,Uber一直在努力打造其CEO所提出的“城市物流网络”——在这个网络中,用户只要轻轻点击智能手机屏幕,载着乘客的司机便能顺路取外卖、百货和包裹。与Uber签约的司机数量现已超过20万,大概是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即UPS)员工规模的两倍,这充分证明了Uber的发展潜力。

其实,围绕Uber司机还能干什么,Uber一直在开脑洞。

作为Uber联合创始人的坎普正在操作一个电商平台——Operator,Operator的应用结合了算法和人工辅助,让消费者和帮助他们购物的销售员取得联系。比如一个潜在顾客有一双旧鞋,想买一双同款的新鞋,她可以把旧鞋拍成照片,通过该应用把自己的要求上传到也使用该应用的相关商店。店内的营业员可以把商品信息、价格或货架照片发回。顾客接下来可以通过应用购买新鞋,并安排送货事宜。“我们的目标是让人们可以在正确的商店里找到正确的商品,过程中是有互动的,”坎普说,“跟Siri一样,只不过另一端是个真人。”如何把货品送到购物者手上,坎普很自然想到了Uber司机。这个项目将把Uber间接地带入与亚马逊、ebay竞争的电商领域。

除了让Uber司机做快递,去年在纽约Uber还推出的Uber Rush试过自行车快递业务。今年1月他们又在香港推出了物流服务Uber Cargo,这意味着Uber开始拓展客运出租车市场之外的货运业务市场。使用Uber Cargo的货运服务时,用户可以选择自己装载货物,也可以请司机帮忙装载。货运途中可以通过App实时跟踪运送的情况,货物的地址也可以与收货方共享。同时,如果客户有需要,还可以选择自己随车送货。价格会依据运货的行程和所耗时间的长度来定。Uber Cargo 目前主要还是针对2B市场,香港也只是试试水,这一业务实际上还有很大的2C潜力而且可以在Uber覆盖的全球几百个城市开展业务。

Uber做得更多的是,在全球根据各个城市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给他们送来了各种他们需要的东西:

今年4月在日本樱花季:用无人机来为用户免费递送口罩,方便他们出行。在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珀斯等多个城市策划的一场猫咪秀活动:用户只要打开Uber的应用,并点击选择Kittens(意为小猫),过不了多久就会有Uber司机把萌萌的小猫咪送上门,而用户也有十五分钟的时间可以尽情和猫咪玩耍嬉闹。在泰国,今年泼水节期间,用户可以通过点击 UberSplash选择最近的蓄水卡车。预约成功后,用户将可以登上卡车停留20分钟,为自己的水枪蓄水,并在车上“占领高地”,“打击”路上的行人。Uber还为那些想要参与泼水节狂欢,但却顾忌随身重要物品被水淋湿的游客提供了Survival Kit(戏称为“生存套装”)。这个套装包含了一件雨衣以及一个防水信封,用户可以把自己随身携带的钱包和手机等贵重物品放到信封里加以保护。

Uber在美国还推出了外卖服务,外卖服务名为“Uber FRESH”(Uber生鲜),这项服务宣传十分钟之内,就可以把外卖从本地餐馆送到家,Uber用户在指定餐馆中进行订餐,只需下楼拿就行。

2014年7月,在深圳和广州多辆Uber定制的雪糕车驶向街头。夏日炎炎时,用户只需在Uber的App里选择“雪糕”按钮,离他们最近的雪糕车会尽快把雪糕送至指定地点,用户最快可在几分钟内就能享用到雪糕。

电商平台——Operator项目将把Uber间接地带入与亚马逊、ebay竞争的电商领域,而围绕服务和供应链展开的无人机、无人驾驶业务又让Uber和商业科技的最新领域连接起来。

Uber做出花样的逻辑?

显然Uber的脑洞开得够大,虽然许多新业务仍在尝试中,比如快递业务,由于面临保险政策以及司机停车不便等诸多障碍,Uber开拓快递市场的努力进展缓慢,一些在打车应用领域屡试不爽的策略却在快递行业“玩不转了”。但这显然没妨碍Uber继续开脑洞。

实际上,Uber的尝试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它有超越竞争层面的逻辑。

滴滴快滴的动作更多应对的是即时的市场竞争,而Uber做的是战略思维——Uber的逻辑在于思考的原点是顾客价值,这是一种战略思维,而非竞争思维——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摆在第一位的问题并不是如何竞争以及与谁竞争,应当是为什么样的顾客服务的问题,为自己的顾客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问题。

正如战略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所说,战略一般来说并不是坐在董事长办公室制定出来的,它们往往是自然生长、并根据环境和形势发展塑造出来的。对Uber来说,未来也许就在这些在世界各地围绕顾客提供的服务而产生的业务之中。

对于滴滴等国内打车软件企业来说,应该更多尝试跳出竞争思维看问题,做一做基于顾客价值、基于未来和变化的判断与准备,显然,对于打车平台两端的顾客——司机与乘客来说,需求与顾客价值绝不只是补贴那么简单。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本文属 @经理人分享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