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第四种”关系,我曾经拥有!

Managershare:彼此认可、充分信任、绝对诚实、鼎力相助——第四种关系超越了功利,是一种让双方都获得成长与滋养,不因时空转换而淡漠与消逝,甚至会因各自发展成熟而愈发深沉牢固的关系。其实这种关系虽然比较少,但还是有的。

用弗洛姆温情的眼光看,人生无非亲情、友情、爱情。用马基雅维利残酷的眼光看,职场无非老板、下属、合作伙伴、竞争对手。

如果将这两位前辈的眼光叠加,也暂且不论稍显复杂的职场亲情与爱情(比如家族企业、夫妻店或者办公室恋情),职场似乎只剩下一种感情:友情;也只剩下两种关系:权力关系或者利益关系。

老板-下属是权力关系为先。合作-竞争是利益考量为重。友情,只能存在于那些没有层级差异与利益冲突的人之间。而这三种关系都难免短暂、功利,或者肤浅。不是吗?我们来逐一看看。

老板-下属老板不会永远是老板,即便你不辞职,他也可能跳槽;同事也不会永远是同事,你俩都可能离开,你俩也都有可能成为对方的老板。所以HBR说,跟老板做朋友请三思!(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其实跟下属做朋友也一样要谨慎,这中间微妙的界限并不好把握。

竞争-合作昨天的竞争对手可能明天就变合作伙伴,从浴血相杀到突然相爱的滴滴和快滴、58同城和赶集网是最近的例子,曾经誓决高下的CEO从此开始并肩作战;而陌陌创始人的前雇主在陌陌上市前夜发表声明,曾经同一战壕的战友就此公开反目成仇。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

友谊友情的价值在于分享信息、秘密和喜悦,分担忧虑和不安,获得情感或道义支持,比如一起吐槽老板或者共同庆祝拿下大单。但越是高强度、高增长、高变数的行业或企业,这种分享与分担就越会浮于针对某人某事的表面,一旦人、事、环境发生变化,这种“友谊”也就烟消云散。微信微博的点赞之交也属于此列,它无毒无害不咸不淡,但是与“深刻”无关。

听来多心寒。职场如战场,它是一个离天堂很远的地方。所以,当我试探性地将这个问题抛给身边朋友:“职场上有没有深刻的人际关系?”的时候——

一位初入职场不久的近90后姑娘迅速回答我:有吗?!

一位浸淫职场近20年的70后大叔想了半天犹犹豫豫回答我:应该有。

什么是职场“第四种关系”?

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盘亘了几个月,促使我认真回想和梳理了自己10多年的职场生涯,我的答案是:有。很少见。很难得。但是真的有。

当然,这个问题本身具有含混不明之处:“长久”无疑义,怎样算“深刻”?我相信对“深刻”的定义每个人会有不同想法,上述回答我问题的两位朋友,想必各有对“深刻”的理解和界定。为了给我的答案辩护,我得先为这个问题做界定:究竟,什么是“深刻”的职业关系?

前面我简单粗暴地分析了职场中三种关系(权力、利益、友谊)的短暂、功利与肤浅。那么,不妨让我把这种“深刻”的职业关系,定义为职场的“第四种关系”,它当然应该具备前三种关系所欠缺的一些性质:比如长久、深入、牢固、各自独立且平等,摆脱权力、利益与竞争纽带——它应该是一种让双方都获得成长与滋养,不因时空转换而淡漠与消逝,甚至会因各自发展成熟而愈发深沉牢固的关系。

在我看来,职业关系要超越权力、利益与点赞之交,达到一种更深刻、更良性、更长久的境界,以下4点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1、彼此认可。

所谓认可,并非指认可对方的一切,这里强调的是“你”的真心认可。可能TA在别人眼中平淡无奇,也可能TA并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可能TA籍籍无名,甚至正在低谷。但是,TA身上有某些真正打动你、让你激赏并认同的东西:也许是TA的人品,也许是TA的才华、也许是TA正在做的事,也许是TA的某个未实现的目标或梦想。这些品质与地位、权势、财富无关,而是一个人身上那种能让你瞬间识别并被吸引的鲜明的特质。这是职场一切深刻关系的起点和基础,因为这其实意味着,你们有共同的价值观。

多年前我曾读过一则小寓言:

寓言一则“两只觅食的蚂蚁相遇了,它们轻碰触角,然后继续各自前行。走出很远之后,有只蚂蚁突然悲伤起来:茫茫宇宙,能遇到同类是多么不容易,而它们刚才竟然忘了拥抱彼此一下。”——就是这种漫漫职场征途中偶遇同类的感觉。内心深处的某种熟悉感与亲近感,是职场“第四种关系”的底色。

但是请注意:真心认可与完全认可是两回事。你不必认可和接受TA的全部,人无完人。况且,完全认可需要充分了解,但是职业交往不必介入个人生活,彼此间三观完全统一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2、充分信任。

基于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彼此的认可与赞赏,信任就比较容易建立:信任TA的人品或者某项能力,信任TA在做的事情的确有意义,信任TA的目标与梦想值得为之奋斗。

信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职场的信任并不常见。因为在职场高风险、高变数的环境中,追求个人成功与安全感是所有职场中人的第一关切。对别人的充分信任意味着你又多承担了一份风险。这就是很多职业关系肤浅与短暂的原因。不惧承担风险,这份关系才能更深一步。

3、绝对诚实。

职场人不可避免都带着一张职业面具,通常名片就是面具。大部分职业关系永远停留在彼此的名(mian)片(ju)上,大部分职场人也尽心尽责扮演着名(mian)片(ju)上的角色。这意味着名片背后、面具之下的真实想法和喜怒哀乐是不轻易示人的。而诚实则意味着敢于在对方面前卸下面具,袒露自己最真实的希望和失望、爱和愤恨、梦想和恐惧。这会暴露自己的强大和脆弱,而所谓“深刻”必然触及深层的东西。彼此之间的绝对诚实,是职场这“第四种关系”之间一道高高的门槛。

想想看,你会对你的老板绝对诚实地说出所有想法吗?你会毫不忌讳地对下属说出全部想法吗?——这大约是“深刻”关系的试金石。点赞容易,真话难。诚实的反馈、毫无保留的想法,是职场最宝贵的礼物。只有建立“深刻”职业关系的人,才会彼此交换这样的礼物。

4、鼎力相助。

认可,信任,诚实,都只是一道道门,而不是目的地。最终成全“第四种关系”的,是它的结果。职场上一种超越权力束缚与利益色彩的“深刻”的人际关系,最终会让你获得极大的滋养、激励、提升与成长。或者,它可以让你在当下的工作中更出色地发挥;或者,它会给你带来更好的机会、更大的空间;或者,它会彻底改变你的职业生涯,让你在职场创造奇迹。很多时候,拥有这种关系的人会最终走向共同创业。

职业生涯里的这“第四种关系”,目测淡如水,品之甜如蜜。如果你非要我更明确地定义它,我会说,它就是失传已久的庄子所说的、真正的——君子之交。

“第四种关系”,他们有!

Sandy的故事

“职场的‘第四种关系’,它当然应该具备前三种关系所欠缺的一些性质:比如长久、深入、牢固、各自独立且平等,摆脱权力、利益与竞争纽带——它应该是一种让双方都获得成长与滋养,不因时空转换而淡漠与消逝,甚至会因各自发展成熟而愈发深沉牢固的关系”,《职场“第四种关系”,你可曾拥有?》一文中写道。

我很幸运,在我的第一份工作中,就遇到了与我有“第四种关系”的Alice。

2014年6月23,是我入职的日子,2014年6月30,是Alice入职的日子,从那一天开始,我们两之间就出现了交集。我们同在一个部门--海外营销,但是我们不是一个区域,可能不是一个区域,使得我们之间没有太大的利益之争。从实习期开始,我们就一起坐在产线旁边,看工人们操作,聊聊天,询问原材料和工具的名称,作用。在一点点儿了解产品的过程中,我们也渐渐开始亲密。

我是彻头彻尾的新人,而她已经有2年工作经验了。我总是找她问东问西,她也一点点儿地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她说:”找客户最重要的是找到对的人,要找到负责采购我们产品的人,然后再联系,这样才是有效的联系。如果不是负责这个的,是不会理你的。“她教我使用领英来寻找客户建立联系,还教给我猜企业邮箱通过验证的小技巧。

英语,对我们的工作来说,是最重要的。一口流利的英语,不仅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使客户觉得你专业。因此我们相约每天早上起来一起读英语。她推荐了主要针对外贸口语联系的《毅冰私房英语书》,我们一起联系。她纠正我的发音,我们一起练习对话,确认那些听不清楚的单词。

关系越来越近之后,我们就不仅仅是同事了,也会分享很多生活中的东西,比如周末一起做饭吃,聊聊最近在看什么书,感情问题怎么样等等。她一直都很操心给我介绍男朋友,而且生活上也很照顾我。有一段时间我胃炎外加感冒,折腾了一个月。为了养胃,平时只能吃很清淡的食物,Alice决定每天晚上陪我一起吃面条,而且是特别清淡的青菜面。每天下班,我和她去买青菜,她做,然后我善后。那段时间过后,青菜面成为我们食谱中头等黑名单。

我们之间也会存在争吵,也会有矛盾。但是我很喜欢她的处理方式,如果生气了,要说出来,一起解决,而不是闷在心里,然后越积越多,最后爆发。我们会在聊天中直接说说出自己觉得对方性格中的优缺点,我说她爱迟到、脾气暴躁,她不喜欢我有时候说脏话。直接说出来不喜欢对方的地方,反而让我们更加接受彼此,并且愿意一起改变。

我相信职场存在超越权利和利益的“深刻“的人际关系,也认为职场需要这种关系,共赢是最好的选择。

Bill Chan的故事

在职场上能做到彼此认可,充分信任,绝对诚实,鼎立相助确实很难,而能拥有这些关系,那它应该是你沉淀了10年或10年以上才有的,通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金子”。换个角度,如果一个在职场上只经历了3-5年就能拥有这些关系的人,可以形容为比中彩还难的幸运。

当然,很多东西是很难用时间去衡量的,我只是用客观点的角度去看待Miss Cheng的观点。记得我以前BOSS说过,我不为他效力没关系,照样可以没事时出来喝喝小酒,相互吐槽聊聊创业。虽然他没有帮助过我或他将会愿意在我困难时帮我,但是试想想当今还有多少EX-BOSS还有这样的雅兴来保持这重关系。相信有,但不多。

还有一位创业伙伴,她到现在还跟我保持真诚的友谊,有困难时,就像你说的那样,第一时间站出来对我鼎力相助。而当我准备为我难以启齿的“理由”解释自己难处时,对方都会马上打断,表示完全理解。

想想今天也算是有点成就了,一路上能帮自己的人不多,但是真的算得上是“第四种关系”的人还真的少之又少,而他们的定义往往很容易跟亲人相提并论。我相信很多人在广州“混”时,遇到棘手的处境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家人,亲人,而是“哥们”,朋友。

所以你们的“第四种关系”是存在的,但是至今为止仍然是职场路上,在这个“说说”横流的世界里的“濒临灭绝”的“珍稀之宝”。

《职场“第四种关系”,你可曾拥有》这篇文章的原作者总是在想在问:这样一种美好的关系,在现实的职场中真的有吗?以上两位读者的分享用真实发生的故事为我们填补了空白。

也许回头看看,仔细想想,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做到彼此认可、充分信任、绝对诚实、鼎力相助,我们在职场上与很多人的关系都有可能发展成为深刻的“第四种”关系。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 哈佛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