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重温一下原文,原文链接在此:在美华人是怎么评价《虎妈猫爸》的?

然后,duangduangduang,duang!经理人分享最走心的用户评论来了!!!

sdshuizi:我不同意——一味讲究“吃苦”是对的,而反对“快乐教育”!

文章写得很好,很多观点都比较认同,比如允许教育多样化存在等等,但有一点觉得不妥,就是一味讲究“吃苦”是对的,而反对“快乐教育”。

“能吃苦”应该是一个人应对世界万千变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追求吃苦”就完全没有必要了。现在很多成功人士喜欢给人上课,教人吃苦,并且标榜自己过去如何如何吃苦。可是这一点本身就很奇怪,想要有成就,付出不是必然的吗?成功前吃过苦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什么好炫耀的?再者,吃苦一定是好事吗?例如一个孩子的长处在绘画,兴趣也在绘画,体育是弱项,但是家长偏要让他历经千险锻炼体育,这有什么必要呢?练习一百天可能也没有有天赋的人练习一天跳得高,蹦得远,到头来,苦他肯定是没少吃的,自信心肯定也没少打击,可能唯一学会的就是人各有长,于是又回到选择的原点上。

快乐教育是什么?不是干什么你快乐你就去干什么,那是懒惰和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是对快乐教育的曲解。快乐教育是找到孩子有兴趣的方向,让孩子有一个选择权,就像文章说的,在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的路上,一定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克服这些困难所吃的苦,是痛并快乐着。克服他不情愿学习的东西所吃的苦,只有痛,没有快乐,可能还有负作用。

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没有谁天生就愿意过得苦大仇深,有励志要做成什么而和全世界对抗的瘾。什么苦都吃的人的确可能有所成就,但不能认为顺从自己兴趣吃苦少的人就一定没有成就。有愈挫愈勇的人,也有在风调雨顺里更容易成长的人,这就是要因材施教的原因。

中国式教育早在90年代前就开始了快乐教育的尝试,这是一件对于学校、对于家长、对于孩子都好的事情。对于教育来说,如果这件事情,可以愉快地去做,为什么要自己找那么多不痛快。这是中了中国一贯教育的“吃苦”的毒。“苦”是一定要“能吃”的,但他和“快乐教育”并不矛盾,如果我有孩子,我会首先教给他要为自己的人生的负责,正视并接纳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为一些短处是没有办法克服的),掌握为自己人生奋斗的能力,最后做一个追求快乐的人。

并且,这个剧我没有看全,但是认为这个剧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不是吃苦不吃苦的问题了,而是如何让孩子去做一个身心健全的人,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如有冒犯,还请谅解。

还有好多热评,继续看: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本文属 @经理人分享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