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听到英国的大学毕业生表达出一种反感,说自己可能必须通过交际才能找到工作。英国最近发生了一个小丑闻,事关交游广阔的年轻人,较容易找到顶尖的实习机会。一个人通过机遇或人脉,就能单靠口才便得到职位; 习惯了平等机会文化的工人往往会对这种概念表达出道德上的反对。毕竟,所有的职位不是要通过广告以示公平,也为了确保一个强有力的人才库吗?

我们对职位应该如何填补的理想概念和残酷但又往往未说明的事实之间,存在着一段隔阂。在任何市场当中,不管表面上有多透明,大部分的职位,不是没有刊登招聘广告就是还没进行第一次面试之前就已知花落别人家了。

人们如何找到工作,至今缺乏研究数据,但国际研究中的一个经验法则,似乎是:平均上,有三分之一的职位是通过口口相传而填补的。从已发展市场得来的客观证据显示,这个比例在许多领域要高得多。 举例说明,一般相信,在英国,大多数的新职位是由中小型企业填补,而这些企业也较有可能通过口碑来填补职位。

非广告性的市场长久以来已被形容为“隐性”,而且有顾问公司、网站、甚至应用程序,为求职者带来进入市场的希望。这是荒唐的概念,因为隐性职位并不是简单地列入不同的分类。它们大多时候根本没列在其中。隐性职位的填补与寻找,是利用很不同的心态。

雇主的心态往往在两个层面操作:公众层面,以及私人层面。公众层面说的是:“我们来开放一些,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人。”私人层面用的,则是更真诚的声音:“我们以最快的方法,请得到风险最低的人是谁?”风险规避,意味着雇主会自然地被熟悉的人,或者至少了解一点的人所吸引。

以公众方式招聘人才,一部分是为了遵从,大致上关系着被动的行为。追求招聘启事,看似是“主动”,实际上是相对地被动。这就像你想登上一辆刚好经过你家大门的公车,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资源计划旅程。响应性的策略,如申请求职,或者利用招聘网页等案头活动,有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对求职者来说,它感觉上就像工作。

我怀疑,真相是:你在超市的收银台和旁边的人谈话,比起成天登录招聘网页,会更有可能在寻找工作中找到突破。标准的电子工具还是要用;谨慎地用,也要适当频繁地用,让你保持能见度。但是,要记得,求职的关系,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始的。

身为一名职业策略家,我发现我面对没有先入之见的人的时候,往往比较容易办事。他们倾向于建立一个买卖双方的关系,也会寻找机会和决策者联系。他们本能地知道,要尽可能向更多的人沟通,因为这样才会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闯入隐性市场,不是利用传统的社交网络或特别恩惠,也不是局限于那些善于毛遂自荐的人。如果成功取决于你已经认识的人,那交际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它的中心概念,就是开拓视野、和新的人见面以及探索。交际可能感觉上像是负面的:它似乎会贬低或剥削人,况且很容易恐惧被拒绝。这些恐惧,代表着你或许正以错误的方式进行。典型的“游说整房人”模式没有效用,因为这样的模式围绕着你自己。交际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面,是发现事物、填补空缺、建立关系。

我有一个私人的标准,衡量自己在隐性就业市场是否会成功。当你不在房间的时候,你的名字因为正确的原因而被提起,而你的名字被提起的时候,伴随着的是两三句关于你的强项和工作需求的简短、正面、集中的信息,你就知道你的策略已经有效了。

隐性就业市场有欠公平吗?当然,就像所有竞争一样。但是,相信聘用程序会公平、主观地帮助你,绝对是拖延你求职的时间的好方法,也是错过最有趣的机会的完美策略。这些机会,不会刊登在招聘启事版上,因为它此时此刻正在你随时可能遇见的某一个人的脑海中酝酿着。你只要开始问这道史上最会开拓事业的问题:“我还应该和谁说话?”


译者  搬那度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