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3日,华为年度全球分析师大会在深圳举行。分析师大会是华为官方每年公开对外交流的最重要窗口之一,来自全球各地的500多名分析师、行业合作伙伴、媒体代表等参加了今年的会议。

会议期间,华为公司高管及各部门负责人从公司整体到各业务部门的层面,对华为的未来战略进行了阐释,并与与会者沟通。凭借此前对华为公司的关注,我仅站在个人角度,对华为的战略做几点解读和预测。

连续发布“全球全联接指数”,提出“ROADS”概念,打造全球行业领导者形象

自去年9月华为云计算大会华为首次发布“2014全球全联接指数”以来,今年分析师大会,华为再次发布《2015全球全链接指数报告》,并扩大了调研国家的范围、增加了调研指标。由此看来,《全球联接指数报告》将作为华为对外品牌形象树立的常态,每年发布。

“全联接”之外,华为还从互联网和消费者的角度,提出了时髦的“ROADS”概念,即在个人通讯方面实现R-实时(Real-time)、O-按需(On-demand)、A-全在线(All-online)、D-服务自助(DIY)和S-社交化(Social)的终极目标。

无疑,华为正从过去低调而埋头苦干的公司向全球行业领导者的定位转身。华为已经是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提供商。从一个“跟随者”向“领导者”转变,华为需要在业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正如提出“万物互联”的思科、“智慧地球”的IBM、“工业互联网”的GE等其他国际巨头公司一样,华为也需要这样一件“华丽的外衣”。

不过,作为通信设备供应商和产业链条上的利益相关者,由华为直接发布的“全联接指数”的公允性可能会受到某些质疑。如果华为能够联合其它业内力量共同发布,其影响力和公正性或许更具说服力。

从CT转向IT,从产品转向服务

华为正在从一家纯粹的通信企业,向一家软件和互联网企业(IT)转变,而通信未来可能只是其拥有最为坚实基础的领域之一。

未来企业都将是IT企业。华为轮值CEO徐直军此前也曾多次提到,企业的IT部门正在从过去的成本和支持部门,转变为价值创造的生产力部门,华为正是顺应了这一大趋势做出相应战略变革。

与此同时,华为正努力引导其核心的客户——通信运营商,向IT企业转变。虽然对运营商来说,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IT体系架构,使对内管理和对外借口方面都IT化,是一件伤筋动骨的大事,但运营商们在这未来的方向方面基本是达成一致的。必须要变,但怎么变?华为已经与部分运营商开始探索式的尝试。而一旦形成标杆,整个行业的转变就会风起云涌。

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商业变革的另一大趋势——从销售产品到销售服务。对于华为来说,无论是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还是终端消费者业务,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变是普遍适用的。但对于目前已经接近传统市场天花板的华为最主要的支柱领域——运营商业务来说,这种由产品向服务的转变尤其迫切。全球4G网络建设的风潮可能还会维持2、3年,而5G通讯的标准尚处于探讨之中,华为需要一个强烈且可持续的引擎——服务,来填补其间的“高增速的空当”。

由“埋头单干”转向全面合作

“以奋斗着为本”的华为一直是低调、埋头苦干、“狼性文化”的代名词,而如今身处全球行业领导者的位置,图谋在更多领域有所发展,在互联网开放的大环境背景下,华为必须从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从“埋头单干”转向与行业伙伴的全面合作,乃至必要时跨界合作。

合作伙伴计划已经被华为列入公司战略层面,由华为元老、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直接负责。徐文伟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及华为的开放创新和合作伙伴计划。在竞争与合作之间,华为一再强调自己的“业务边界”——做什么,不做什么——聚焦、被集成。

不过,已经被烙上“进入什么领域,就要颠覆什么领域”烙印的华为,要赢得合作伙伴的支持和信任,可能还需要时间。在商业里,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B2B业务的明天:企业业务

正如我在上一篇关于华为的文章《华为因何力挺企业业务?》中所讲到的,在今年的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已经公开表示,企业业务是华为B2B业务的明天。具体分析,我这里不再赘述。

在此次分析师大会上,华为高层再次对企业业务表示出了全力支持的强大决心,甚至调整了企业业务发展目标的实现年限——从原先提出的2018年实现100亿美元销售收入,预计推迟到2019年。并且,华为高层也已做好持久战的准备——“预计企业业务真正起来,可能还需要两、三年时间。”也就是说,即使企业业务仍然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它也将作为华为的长期战略发展进行持续投入。

正如前文所述,华为企业业务实际上是华为由单一的通信领域,向其他领域——比如金融、政府、交通、能源跨越的桥梁,在通信领域积累的经验可以转移为华为跨入其他高门槛领域优势。

终端消费者:产品走向高端,战略整合、收紧

去年华为终端手机Mate7的发布让华为实现了向高端产品的跨越,并且华为手机的品牌价值在全球范围内有了极大提升。

从今年分析师大会华为高层透露的信息和态度来看,华为终端的目标仍然是发展品牌、产品继续向高端挺进、为长期业务发展创造利润。然而,徐直军同时强调,终端面向的是变化极快的消费者,因为这样的变化,所以与B2B(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的发展方式不同,终端面对变化挑战也非常巨大。

从战略上来看,华为终端将进一步整合进入华为整体发展的“大战略”——通过深入了解“端”(消费者)的角度,进一步帮助运营商业务的发展。

华为荣耀的“单飞”曾经给外界颇多猜测,比如华为旗下品牌是否有可能独立脱离华为发展。从华为终端的一系列人事调整来看,这种可能性已经变得微乎其微。如果说,三四年前华为对于新创立的终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自由”,那么这种“自由度”可能会在未来收紧。华为终端终将是华为大家庭中共同发展的一员。

去年底,余承东曾宣称,2015年对于华为终端来说将是生死存亡的一年。外界常常把华为与小米作对比,但目前来看,二者的竞争策略大相径庭。未来,小米要对抗的可能不是华为终端,而是整个华为公司;而华为真正对手可能也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更多是像三星这样的跨国、跨业务的巨头。

然而,颇具“突破精神”的华为终端如果被“淹没”在华为大家庭中,是否仍将保持此前超强的战斗力?这可能是个问号。

对话华为轮值CEO徐直军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每年在分析师大会上的开放式问答都是整个会议最精彩的互动关注点。今年我们与往年一样,根据录音资料整理出了问答的内容,与读者分享。

(注:以下内容未经华为官方确认,如有错误,请读者包容和指正。)

1)您在做演讲时提到了一些智能联接的例子,请问华为运营商和企业在这方面发生联接的一个百分比和发展的方向?在之前演讲提到了一些智能联接的一些数字、智能的生活方式,请问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和运营商的业务有什么不一样?

徐直军(下文简称徐):现在我们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是平等的。我们希望作为一个base在中国的公司,打造一个全球的领先平台。这对我们既是挑战,又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一直在做挑战的事情,我们把产品更多从原来的中低端、调整为中高端。销售方式上,从原来更多和运营商合作,转变为更多直接 面对消费者。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把我们的终端打造为全球消费者喜欢和信任的领先的平台。至少能做到三者有其一。

2)4年前华为进入企业业务,在您的介绍中,您提到了华为企业业务目前的规模,请问您对企业业务的目标和预期,更重要的是云对于华为企业业务的价值在哪里?

徐:云是我们面对企业客户的核心使能。

因为我们面向企业客户只做产品提供商,产品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我们的IP产品,比如路由器、交换器;另一类是我们围绕数据中心的解决方案,包括服务器、存储和云计算。我们会通过发展云服务,或者和运营商一起发展云服务,来促进我们云解决方案面对客户的销售。

3)从全球来看,华为现在在企业市场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玩家,你们的主要对手是谁?你们在竞争环境中的主要策略是怎样的?

徐:其实,我们的竞争对手是很清晰的,这个我不要多说。(全场笑)

从我们的优势来说,我们和过去多年面向运营商的优势是很类似的:我们能够打造出创新、差异化、有竞争力的产品。

当然,我们面对企业市场也有挑战:我们如何激励合作伙伴和我们合作,面相最终用户实现销售和现场交付。

我认为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接受华为还有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也是我们必须去努力、实现、克服(挑战)的过程。相比我们早期拓展运营业务(的挑战),可能还是要好一点。过去我们是见不到运营商的,现在我们还是能见到我们的企业客户的。(全场笑)

4)华为有一个“全联结世界”的很好的方向,其中核心的问题在于云,这里似乎缺少了大数据分析这一块。在华为来看,大数据分析未来会是在网络的边缘,还是会在企业的网络内部?在云的环境下,通过移动互联产生的内容会不会由一个集中的大数据平台进行处理?

徐:大数据(的问题)在华为内部以及我们在与客户和合作伙伴那里有过很多讨论。如果说,要让我们的智能终端更智能化、网络更智能化、IT基础更智能化,大数据应该是无处不在,到处都要用到大数据。

对华为来说,在大数据中,我们聚焦打造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平台。基于这个平台,我们面向运营商,我们必须清楚如何运用大数据帮助客户提升用户体验、精准营 销,并实现收入;对于企业客户,我们借助大数据平台,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去面向金融、政府,以实现企业客户的收入增长、实现体验极致的需求;在消费者 业务方面,我们希望通过端的运营,使得现在的智能手机走向智慧手机——这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在走向智慧手机的过程中,我们会一步一步推出我们的产品。

5)在全联接的世界中,联接带来了更多安全和隐私方面的担忧,请问华为在解决安全漏洞以及隐私泄露方面采取了哪些行动?

徐:解决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一直是华为公司高度关注和投资巨大的领域。在整个公司内部,我们成立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委员会。在我们所有业务组织中,都有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组织,推动、审核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保障我们的网络安全。

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验证实验室,以相应的技术形式,对所有将要交付给客户的产品进行验证,满足客户需求。

当然,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靠一个企业很难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法律、标准、监管和产品方案提供上来共同面对,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

6)请问政治关系和政治因素,比如中国和菲律宾的关系、与越南的关系,有没有影响到华为在这些市场的运营和发展?

徐:目前没看到什么大的影响,我们在这些国家的发展还不错。

7)在中东地区,华为三大业务的发展状况怎样?对于这一市场和客户,未来的趋势如何评价?华为在这一区域有怎样的发展策略和展望?

徐:您说的中东地区不知道范围包括多大,我们所说的中东,目前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在一些有战乱的国家,我们首先要和客户一起保证,不管什么情况下,网络还是在稳定运行。这是我们对全球所有客户的承诺,特别是在一些意外情况下,要确保华为 网络的稳定运行。这是我们对全球所有客户的承诺,就是不管出现什么情况,特别是意外发生,华为要和客户一起,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运行。大家可以想象到自然灾害和战争的情况下通信畅通的重要性。

8)现在像谷歌这样的公司通过无人机、热气球推广和普及全球的通信联接,华为如何看?华为是否有这方面的尝试?现在没有看到报导,但是华为有没有去做无人机的这样一个开发,它主要是技术的探索还是要面向市场?

徐:首先,我看到了谷歌在做这样的尝试。华为目前没有涉足这些领域,我不敢相信热气球到了中国上空会不会被打下来。(全场笑)

我们认为现在的问题还是要降低流量的费用。这需要我们产业界共同努力,通过持续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流量费用的下降,让广大的消费者在任何时候想要运用的时候都可以无所顾忌,花得起这个钱。

要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够联接到这个网络里面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去打造一个全联接的世界,这也是我们的使命所在,也是全行业的使命所在。我们发布的联接 指数其实也是促进了各个国家的政府在思考他们怎么让他们更多的人和物能够联接到网上,然后更多的可以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好处。

9)去年您在分析师大会上谈了很多运营商业务和战略,而在消费者业务方面谈得是比较少的,而且态度是比较批评的。今年我们看到华为消费者业务的绩效是相当不错,所以您今年对于华为的消费者业务会有怎样的分析?

徐:很庆幸的是去年的批评有了好的结果。(全场笑)

我最担心他们的是骄傲,骄傲带来的结果也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客观来讲,我们的产品上有大的进步,我们品牌认知度也大大提升。这能坚定我们进一步发展这块业 务。但我们对消费者的业务的坚持还是要挣钱——不是以台数为导向,而是以盈利导向。我们不想他们走得太快,而是走得稳,一步一步向前走。只要长期走下去, 活下去,就是最大的胜利。

10)去年您在讲的时候华为在公共云服务方面已经准备好,看企业什么时候需要就可以提供。现在如果企业需要华为提供公有云服务,华为今年的策略有没有什么变化?

徐:我想在今年7月你将看到结果。我们今年7月在中国将面对所有企业客户来发布共有云,希望一发布就给所有企业带来一些惊喜。我们要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公有云服务。

在中国以外,我们还是有限聚焦和运营商一起发展公有云服务。

11)您提到了华为终端的一个目标是(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重点城市)打造五公里的线下服务点,请问华为用什么样的措施可以做到?什么时候可以做到?什么时候可以在五公里的范围内覆盖到我住的地方?美国硅谷。

徐:这肯定不是一蹴而就,我们会结合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建设不同的点。

美国肯定是要去的。(全场笑)但我没法给你一个准确的时间,特别是你住的那个城市。(全场笑)

12)您之前提到了物联网,在华为与运营商沟通时他们有怎样的反馈?华为如何说服运营商客户能够慢慢的转型到未来的互联网化运行呢?

徐:首先ROADS体验和互联网的意义,我们和大量的客户沟通过,应该来说是高度一致的。所有客户认为这是他们必须要打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但不同客户有不同的选择,毕竟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但还是有愿意吃螃蟹的客户,在和我们一起合作,走向互联网化运营。

我们也是希望聚焦少数几个客户,共同合作,真正打造互联网化运营的模式,真正实现ROADS的体验,以此来作为全球的标杆。

只要有几个客户真正转向互联网运营、真正实现ROADS体验了,我想整个运营商领域就会朝这个方向走了,大家的决策压力也不会那么大了。

13)诺基亚和阿朗的合并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华为可否给一些点评?另外,华为说不做与客户竞争的业务,在这一点上您怎么看?

徐: 诺基亚和阿朗合并是这个产业的巨大新闻。从华为角度看,我们是乐见这两家公司的合并。我个人认为,这个结果是必然的。我期望他们整合成功,成为一个强者。 这样通过这个产业界,有爱立信,有诺基亚,由华为等三个强者的竞争,这样可以给客户、给运营商带来更大价值,同时促进我们这个产业更好面向未来、更好发展。

关于我们在中国发展共有云服务方面,你可能关注的我们是否会跟运营商形成竞争(的问题)。在这点上我们跟运营商有过多次沟通,因为对于运营商现在公有云服务也不是他的主要业务,也没有发展起来。他们认为,华为做了应该不会和他们有什么竞争,而华为做起来了,说不定还可以与他们形成合作。

如果我们成功了,也许我们和运营商之间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如果我们也没有做成功,或许我们两者都很难去发展这个业务。

14)总理最近在敦促运营商下调上网费,作为运营商的供应商,您如何看?运营商下调上网费的可能性有多大?从商业上来看,运营商营的业绩也饱受压力,您对运营商有什么建议?

徐:首先(上网费)能不能降,要问运营商,我肯定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从华为角度讲,我们要以此为驱动力,使得我们更加创新,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让他们有能力把(资费)降下来。

我们以前讲的SoftCOM战略,以及今天讲的服务战略,我们一直努力帮助运营商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快速提高客户需求。

15) 您今天多次提到行业合作,你和伙伴之间的条款和流程,华为在行业合作方面的条款少一些。其实行业合作除了收入的分享,产品的提供和覆盖等等之外,还包括你和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的条款,然后合作的流程。我觉得华为的整个产品线范围很广,可能相对其他的玩家在行业合作的经验可能会少一些。您如何去评价华为在这种合作的条款、流程上面,华为到底做的怎么样?作为一个行业的合作伙伴,特别是相比于爱立信、思科这些。

徐:我们肯定不是做得最好的,但是我们在努力。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努力推动我们跟合作伙伴合作,无论是从流程,还是从条款,还是在合作伙伴的发展上。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这方面会达到我们的诉求。

16)您提到华为在消费者业务在盈利。在终端华为如何把自己盈利水平拉到苹果相当的水平?如果达不到,那么华为如何保证你的盈利水平?像小米这样的公司对利润有着更低诉求,他们对华为的利润会造成影响。

徐:我们从来不乞求我们的手机业务的盈利水平能达到苹果的水平。提升和维持我们的合适盈利水平,是我们的目标。

具体措施很简单,一是在全球打造起一个领先品牌。我们的差价主要在品牌议价上;应该说我们的产品,在与同档次产品中,如果我们卖到他的价位,我们的利润就会很好。

另外,如何使得我们的供应系统和我们的产品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我的成本最优。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品牌真正能够和三星、苹果相比差不多的话,盈利就不是问题了。我相信我们消费者在做产品上的能力和未来产品的竞争力。

17)华为企业在整个业务的比重约占7%,未来的比例会达到多少?在整个华为中的定位又会是怎样?

徐:从华为的三块业务来看,我们的业务分为B2B和B2C。

从B2C来讲,有广阔的空间,关键是我们能做得怎么样。从B2B的角度看,企业业务是B2B的未来。

我们在运营商业务上还可能保持几年的增长,基本上就会维持一个稳定的规模来波动了。这样的话,B2B业务的主要增长将来自企业业务。所以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要把企业业务达到100亿美元,然后再讨论未来。

我们期望2019年达到100亿美元,可能比之前推迟了一年。一旦达到100亿美元,我们企业业务就会成为华为B2B业务的增长引擎。

所以说,运营商业务是我们的现在,企业业务是我们的未来,这两块业务对于华为B2B业务都非常关键。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Ada Qin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