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所需,海外投资并购存商机

中国步入经济转型时期,由原来的世界工厂、出口大国转为世界市场、资本输出。一方面,在过去三十多年间,中国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低,随着人工成本上升,产业升级,需要逐步向研发、品牌和市场、物流两端发展延伸,中国企业也将逐步由本土走向全球。此前投资多在自然资源领域,且是国有大型企业偏多,现在投资领域已经扩展到通讯、地产、物流、医疗、食品、文化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外投资并购,逐步学习技术,拓展品牌,扩展市场。六十年代,日本因人工成本上升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其后,亚洲四小龙同理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现在,中国也到了人工成本上升期。通过产业转移,可以解决多余产能,降低成本,改变当地的产业环境。通过走出去,投资并购海外优质资产,产业链整合,弯道超车,有助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带动资本走出

2015年随着“一带一路”概念的具体化,圈定了18个省份,虽然目前是纲领性长期规划,战略最终实现可能需要30到50年,但企业界、投资界的热情已经高涨,专家初步预计,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大潮将会有超过万亿人民币资本走出国门。

“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的国际合作平台,务实推进着中印、中巴经济走廊,中俄合作等,最先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资本品如能源、机械和金属的需求随之增加,继而链接亚欧两个市场,促进与远近经济体的贸易往来,带来贸易投资交易地增加,所以在这个大战略框架下,企业可以适时选择适合自己企业需求的投资合作项目,是企业走出去的良好商机。

民营企业成为新生力量

商务部统计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在1400亿美元左右,利用外资200亿美元,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利用外资规模,其中对外投资四成又是民营企业。在非金融领域投资,民营企业占40%,分布主要集中在一些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省份,江苏、浙江、广东、辽宁,民营企业海外投资超50%。另外,民营企业投资领域多元化,且更加关注技术、品牌和市场。

海外投资领域

资源和能源领域:

相对于国有企业投资铁矿、油气等大型资源类,民营企业更适合体量小、周期短、投资门槛低的新能源项目,如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电站、生物质能源等,以及清洁能源项目。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挪威、意大利等国家都纷纷找上门寻找与国内企业的产业对接。

澳大利亚有着管道项目、煤炭项目、铁矿石项目,也有着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能源项目;

丹麦有着生物燃料和沼气能源项目,丹麦的农业沼气、生物质技术都处于世界前列,其风力发电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风电发电集群有着世界众多优秀厂商。海上风力涡轮机占据了基础元件的绝对优势份额,参与了整个价值链的技术开发。

意大利有着企业或研发机构带来的光伏电站、太阳能电池板系统、生物能等项目。

加拿大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清洁能源方面,有着政府、研发机构、大学、企业协同配合研发成果商业化的成熟转化机制。带来了如生物柴油、沼气生产、提取液态甲烷、二氧化碳转化为碳产品、高效电力储能等初创企业项目、孵化器项目、技术创新项目。

清洁技术、生物技术、信息通讯技术领域:

清洁技术、生物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和新能源一样,一般民营企业并购发达国家大型成熟企业或品牌企业,在核心技术出口、使用权限上因涉及技术管制、知识产权等,操作上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但也有的投资收购后,在本土帮助其发展,学习、吸收先进技术,拓展海外市场,投资方还是有收益的。

还有一些初创公司因在本土市场难以筹集资金转而在中国寻找投资和发展机会,这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些投资机会,但是技术、风险等需要全面衡量和把控;国内研发成本在一线城市逐年上升,总成本和海外部分发达国家综合比较,相差悬殊并不大,企业在海外投资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发达国家良好产业链、人员、市场,以及政府激励政策等加快技术研发、设计以及商业应用,也是提高企业快速发展的机会。

房地产领域:

房地产投资领域较初期扩广,公寓、写字楼、酒店、养老院、酒庄、游乐园、电影院等都有着地产开发商到中国寻找投资。2013年、2014年均有中国房企在海外通过并购、合作进行布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偏多,其次是英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投资类型由原来的住宅、旅游地产、酒店,也转向布局更多类型商业地产。

未来农业和食品加工:

中国人口众多,一方面食品需求和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出现因土地面积不足及土地品质下降导致的土地资源匮乏,但在有些国家,情况正好相反,气候、土地、灌溉等都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且品质优良。从2001年到2014年,中国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已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农业企业已超过600个。其中,亚洲是中国企业境外农业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其次是非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农业走出去已经成为趋势。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特点,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阿根廷等都有着农作物投资合作机会。

国内耕地面积不足,环境存在污染,农业运营分散,缺乏拥有集中养殖、生产加工、配送、销售一体的公司,另外,还有存在的信任危机,这些都造成了国内食品加工行业中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不多。通过海外投资收购,利用国外优良自然资源或加工技术经验、管理经验发展企业,有助食品加工企业走出去,进入国际市场。

制造业:

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可以关注东南亚、非洲,月人均用工成本珠三角620美元,印度尼西亚大约300美元,越南250美元,柬埔寨100美元,印度310美元,非洲则是中国的1/10,所以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过调查后可以转移至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安全的低成本国家,降低生产成本;有的发达国家,虽然人工成本高,但原材料、用地、能源等成本相对偏低,如美国用工成本是中国的5-6倍,但能源成本、部分原材料等全面核算后,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

寻找拓展市场的制造业企业可以考虑投资一些国家产业园,如泰国、韩国、印度等,作为投资目的地国原产地产品进入对我们有着贸易壁垒的市场。

产业升级的制造业如工程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环保设备等,利用目前发达国家陷入的停滞,投资、增长乏力,资产价值贬值,可以考虑投资合适区域中小企业,如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或韩国等,在产业链中往上转移,提高技术,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

基础设施行业:

随着“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地推进,投融资项目的启动,基础设施行业投资迎来新的机遇。

海外投资注意事项

1、认识自我,明确投资目的,是关注获取技术、品牌、打开市场,还是降低成本、利用资源;熟悉自己投资的目标,放平心态,做好长期规划。

2、  做好准备工作。投资之前,做好调研,评估投资环境,严格选择目的地,了解合作方,深入了解项目及其相关内容,在技术、经济上进行可行性分析。

3、  必要时考察项目地,基础设施;熟悉投资路径,注意事项。

4、  财务风险考量。投资是全资收购还是参股,股权、债券投资还是股债结合,股权可以多元化;以及直接投还是间接投;投资、运营、退出不同阶段税务如何;是否有担保机构可以考虑。

5、  是否可以组团出去。企业和企业组团,利于产业链整合,优势产业,以大带小,关联企业跟进,达到投资便利、贸易便利或打开市场,形成完整产业链;资本和企业组团,资本为主体投资并购,控股后和企业整合,拉动产业升级。

6、  遵循当地法律法规,了解当地文化,入乡随俗,建立本土思维。

7、  管理模式、商业模式适应变化的环境,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环境的商业模式。以开放学习、合作包容、互惠互利、积极参与的心态管理、发展在当地的企业。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文章所涉及判断和结论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理人分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