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心理舒适区就是对的吗?

问:

在很多励志图书中都曾看到“心理舒适区”的概念,它是指人们习惯的一些心理模式,是让人感到熟悉、驾轻就熟时的心理状态,如果人们的行为超出了这些模式,就会感到不安全、焦虑,甚至恐惧。 

这类励志书籍大多提倡人们要勇于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这些概念可有心理学依据?不断违拗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真的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大的成就吗?

答:

谈一点荣格派的咨询理念吧。

荣格派会特别强调在心理咨询中“自我实现”的部分,名曰“自性化”(individualization)。

1、

简单来说就是做你自己。(其实人本主义也这么说)

乍一眼看上去好像很简单,听上去就是“我怎么高兴怎么来”,特别像是题主提到的“心理舒适区”的概念。

但这句话还有一个背景假设:人并不了解自己。

按照罗杰斯的说法,一个人的人格是动态的流动过程,比起房子,更像一条河流:河流的整体形态是稳定的,但河水却是流动的,河内的状态也随环境而变换。

如果我们去拓展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的人格在一定时间内维持恒定的前提下,随着环境和经历而变换;我们自己能够观察到的,仅仅是人格外见的部分,对于那些真正影响着人格形态与变化的因素,我们通常一无所知。

2、

接着我们定义下“成就”。

成就可以简单分成两类:一种是对于自己而言的成就,另一种是对于外界而言的成就。两者可以重合,也可以起激烈的冲突。区分两者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在不断的内化社会成就,最典型的,内化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比方说最常见到的中年危机,很多时候都是个人期望和外界期望之间的冲突在多年沉积之后爆发的结果。

故心理咨询更关注个人而言的成就。(面对来访者的外界成就问题咨询师通常无能为力,不见得比来访者高明多少)

所以话题又回到一开始了:如何去了解自己。

3、

了解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要去接受:

  • 我并不完美。我有自己能做的合适的事情和领域,也有不合适的。

  • 不单止能力,我的人格也不完美。这意味着我身上会有很多的缺陷,甚至会有那些我最最讨厌的品质。

  • 同时我真正想要的可能和我正在追求的东西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很不一样,有可能大部分是共同的,但总会有那些特别小众特别边缘的部分。这些愿望和渴求有时候会超出我的想象和我内心的准则。

  • 我并不总是成功,正如我不会一直失败。

我需要学会接纳以上4点,并且接受“人格在不停变化和流动,于是我必须为此而努力终生”的事实。

4、

回到“心理舒适区”的话题。

可以看到,持续地呆在自己熟悉和舒服的领域其实是某种逃避自我的行为:我们的人格注定有我们不舒服不愿正视的部分。然而,这不代表你“跳出”“心理舒适区”就一定能够成功。

比方说一个很内向、习惯独处的人不停地强迫自己参加各种社交,实际的结果很可能是让自己非常的疲惫而又没什么收获。如果放在“成为你自己”的框架下,那么这个人可能需要去探索自己想要变得外向的动机,除了每个人都有的渴望人际关系和他人关怀等社会性需要,可能这里面还有对自己内向个性的否定和厌恶。他可能需要接受这样的现实:自己确实不是习惯广泛与人交际的个性。但这不意味着他不可能有自己的交际圈子,相反,通过他自己的个性,比方说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他能够建立起自己的交际小圈子,并且拥有外向人格的人可能不容易有的交情深厚的朋友。

从这个意义上,渴望成功、不断违拗自己“心理舒适区”的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逃避自我吧。

小续

这篇讨论得到的回应远超出了我的预估,却让我有想要将其删除的冲动。

写这篇回答的时候是很犹豫的。尽管心理学对人格的描述倾向于动态和流动,但所有人都知道,人格的变化和调整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心理学关于人格的两个悖论在于:你要去做你自己,但你永远不能完全清楚自己是怎样的;改变人格的起点不在于对过去人格的否定,而在于对其的接纳。

这不是一个可以用文字去描述的过程。每当我写的越多,内心里觉得它们无用的感受就越强烈。

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所谓的心理咨询工作,也仅仅是在某个人生瞬间,与对方分享了一口各自杯中的苦茶而已。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Y Wong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