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广为流传,其优点在于其研究成果显著。Emama Duncan谈到大学教育称其固然须做到卓越,但是须为提供良好教育通道收取合理的费用。

如果你博学贤德则会发现一些有权有势之人霸占某些特定领域长达100多年之久,由此可以猜测相关领域的经济可能遭受了一个世纪的停滞。

然而对于高等教育这个特例,却并不适用,虽然高等教育从20世纪之初开始就被美国主导,高等教育在最初的25年发展的十分缓慢,而后的50年加紧发展步伐,在世纪末的25年里开始腾飞。你可能会由此得出结论称要么是因为那些有权有势之人非常杰出,要么是因为高等教育市场不适用常规,高等教育这个特例中,你的推测是正确的。

美国为世界提供了现代研究型大学的模式。美国精英最开始在17世纪引进了牛津大学的教育模式,想让粗糙愚钝的美国子民接受知识的洗礼。1876年,银行和铁路大亨约翰.霍普金斯不动产的受托人决定用这笔后来称之为“史上最大遗赠”的财产来组合牛津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是19世纪之初在德国兴起的一种研究机构)。

不管是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后来都采取了这种模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加利福利亚理工学院和其他美国顶尖大学随后成为“世界知识科学生活”的推动者。

这些研究机构产生了数量惊人的发明,从而使世界更安全,更舒适和更有趣。“试想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脊髓灰质炎疫苗、心脏起搏器、城市用水净化系统、太空天气预报、或者晚期癌症治疗方法、喷气式飞机的世界”一群美国商业领袖在1995年给国会的信中写道,以此来恳请政府不要削减大学的研究经费。从那以来,这些研究机构也推动了数字革命,影响了世界每个角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

美国通过创造大规模的高等教育领导了世界。此次变革一部分原因是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们具备更高的技能,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希望能给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一个机会,让他们通过接受教育有一个更好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美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中产阶级的孩子可以上大学的国家,大学教育成为通往荣耀之路的通行证。

鉴于它的成功,也就不足为奇美国人民追求高等教育的狂热到处蔓延,而此时大众教育才刚在全世界兴起。美国式的研究型大学成为黄金标准,国家之间为了创建如美国一般优秀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相互竞争,达到了拔剑张弩的地步。

高等教育的支出不停上涨:据OECD(世界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2000年占GOP总值1.3%,2011年就达到占GOP总值1.6%。高等教育的相关规定、融资和运营都无关欧洲模式,都由各个国家自定,并向美国模式靠拢。美国模式中,私营部门提供了大部分的高等教育,因此个人支付了大部分学费。

但是,就在美国模式在世界蔓延时,在美国国内,它却在苦苦挣扎。美国最顶尖的大学所做的一流研究始终比其他国家的大学要多。但问题在于如何使得教育做到物有所值。测试表明现如今的大学生所学仍有不足,他们没有从前勤奋。

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毕业生的平均水平不仅低且还在下滑。高等教育不仅没有造成社会阶级流动,反而加剧了现有的阻碍。与此同时,20年来高等教育的花费实际增加了一倍,招生率在下降,科学技术提供保障使得教育不仅更便宜而且更有效,但是大学机构非常抵触从不采用这种模式。

本期特别报道将要讨论的是,这些问题不断涌现部分是出在高等教育的核心-研究与教学之间,追求卓越与彰显公平之间。科学技术与良好的信息支持可以使教学业务更加有效。美国,曾经向世界出口其教育模式,现如今也应该向其他国家学习如何改善其自身的教育系统。

到底多少才嫌贵呢?

“这个国家里每个人都去接受该死的教育,到最后都没有人愿意当清洁工...如果你站街上随便吐一口痰,也许都会吐到一个大学生身上。”1946年在亚瑟.米勒的话剧《吾子吾弟》中凯勒吐槽道。

早在19世纪,随着接受政府赠地而开办大学开始时兴,美国高等教育就已经开始从精英向大众开始传播,但是其飞跃发展是在1944年颁布《退伍军人权利法案》之后,政府支付军人去上大学的费用。

在美国所上演的这一系列发展模式随后在1960年代在欧洲和日本被效仿,在1980年代被韩国效仿,现如今全世界都开始模仿美国的模式。学生的数量增长的比全球GDP增长速度还要快,整个世界对高等教育是如此渴求以至于入学人数的增长速度比购买汽车消费数量还要高。

全球高等教育入学率-各个年龄群体入学比例-到2012年为止在20年之内从14%增长到32%,国内招生比例超过50%的国家的数量从5个增长到了了54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还未开始实行“教育普及”的地区。

一些国家,例如韩国,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去上大学,可能已经达到了饱和。其他的国家仍然看到了显著的增长。在中国,学生数量在1988-2010年之间从100万增加到700万,中国大学机构聘用了近90万名新全职教员。中国现在培养的毕业生比美国和印度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并且计划到2020年能够使得全国40%的年轻人都能享受到大学教育。

全世界的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变化,城市化和人口学刺激了高等教育的繁荣,“知识经济”增加了对工人的需求,希望工人有健全的思想。当人们都搬去城市居住,大学变得更加便利,所以更多人去读大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推动了其繁荣,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积极的政策增加了为青少年提供机会的需求。

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其国家18-24岁的人口将会减少,但是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似乎远远抵消了人口减少的影响。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西蒙.马金森估测到“参与高等教育的增长趋势似乎没有自然极限。”一旦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供求规律表明,这一庞大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可能会一定程度的减少投资回报,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已经发生了。总的来说,在贫穷国家的高等教育回报比在富裕国家要高,除开中东地区,因为中东地区的高入学率结合低增长导致高学历毕业生失业。哈利.帕特诺斯是世界银行的领先教育经济学家,他认为全球化为贫穷国家的高学历人提供了找到好工作的机会。

协作译者:小池爱瓦力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The Economist
来源: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