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更常说:“我不知道。”这是畅销书《苹果橘子经济学》(Freakonomics)的作者杜伯纳(Stephen Dubner)对企业主管的建议。

杜伯纳指出,对于自以为知道的事情,一般人常常流于过度自信,他建议,大家应该以不同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以及做出决定,提高成功率。

杜伯纳在接受沃顿商学院沃顿在线网络周刊(Knowledge@Wharton)专访中表示,一个好的研究,不管是医学还是物理领域,都是要设法想出还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以这样的心态去着手研究,首先要承认自己目前知道及不知道的部份,接着透过假设与实验去搜集数据,找出需要知道的部份。

但是处于现下的企业,许多人遇到问题时,态度却刚好相反,他们会假装自己知道问题的答案。因为企业给予奖励的方式,以及人们建立名声的方式,都把大家往这种态度推。面对同侪的压力,大家得要成为知道情况,以及握有计划的那个人。

很多公司就经常会上演这种戏码。公司要针对一个问题拟出计划,或者想出解决办法,所以集合了最高层的二十位主管,一起开会一个小时。二十个人各贡献了一个小时,事实上会议总共耗损了公司二十个小时的人力。

会议中,主管们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出最好的计划跟解决办法,公司就投入所有资源下去推行。杜伯纳问,如果这是一门科学,讨论的基础是每个人自以为知道是正确的事情,而不是依据实质的证据,成功的机率会有多高?答案几乎是零。

杜伯纳指出,也有一些公司,像谷歌,做法正好相反。谷歌允许员工花20%的上班时间在他们自己有兴趣的工作上。在这许许多多的新点子当中,大部份最后可能都行不通,但是员工去实验、尝试、从中学习。等到一个新点子有了具体的小成果,公司才考虑要不要继续投入资源发展。

他认为,其他公司应该更常这样做。数字革命帮了大家很大的忙,搜集资料与进行测试都变得更容易,也更便宜,多以“我不知道”的心态着手,获致真正扎实的结果。

杜伯纳提醒,从很多方面来看,人是很有偏见的。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不要直觉假设怎么样做一定是不好的。真正衡量过每个可能选项的优缺,再做出决定。多说:“我不知道。”可能会让你知道更多。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EMBA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