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沙姆堡(David shambaugh,中文名:沈大伟)曾是中国政府喜欢的中国问题专家之一,但3月6日他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令人震惊的文章,向他的中国朋友们发出了呛声。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列出了“彰显脆弱性和系统性弱点的五大显著迹象”。他列出的最后一个迹象是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中国经济正在不断恶化。他指出,改革“这支火箭正在发射台上熄火”,暗示中国经济增长受制于改革进程。

沈大伟的批评者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经济论据上,指出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足够快。那些批评者们都错了。

眼下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处于两位数水平的最近年份是2010年,那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为10.4%。国家统计局报告去年的经济增速为7.4%,低于前两年每年的7.7%。

3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在“7%左右”。即便这个低增长目标也可能达不到。他在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实现这个目标绝不容易。”

外界预期与李克强总理提出的7%这个数字大致吻合,但其中许多预期已经向偏低的方向靠拢。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期中国经济今年增长6.8%。

反对沈大伟看法的分析师们似乎并不特别担忧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趋势。比如,长久以来一直看好中国的亚瑟·克罗伯(Arthur Kroeber,中文名:葛艺豪)反驳沈大伟教授,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继续快于世界上任何其他主要国家”。

大名鼎鼎的葛艺豪不担忧中国经济,这个立场正确吗?

首先,很多人的看法和葛艺豪一样。大多数分析师认为经济增速放缓实际上是一个好的趋势。他们认为,中国经济之前扩张得太快。《南华早报》在沈大伟的那篇文章出现后发表的一篇社论中声称,经济增长放缓将为结构性改革铺平道路。那篇文章作出主观评论说:“经济急速增长不会对改革提供激励作用,但经济低迷为坚定实施改革提供理由。”

而一些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甚至认为,中国已经在实施改革,因为如今的经济放缓正是中国已计划的从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模式向消费导向型模式转型的结果。

眼下确有一些支持这种乐观看法的证据。比如,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零售销售增长12.0%。此外,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2%,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三个百分点。

总之,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争论焦点是消费。

有三点需要记住。

第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去年零售销售数字无法与零售商和消费品公司报告的业绩相吻合。此外,难以解释的还有库存不断增加,同店销售收入下滑,零售商毛收入下滑,以及大量商店关门等种种现象。

第二,目前中国消费显然没有在增长。在今年前两个月(国家统计局将这两个月合并在一起,以消除春节长假对相关数据造成的扭曲),贸易进口额惊人地下滑了20.2%,而且恰恰说明中国的国内需求骤降,是消费增长势头不稳的信号。

诚然,持续下跌的大宗商品价格促使进口额大幅下跌,但在账簿的另一边,中国政府最近几个月以来一直在利用这个趋势,增加战略石油储备,补充其他大宗商品的库存。由此可见,中国的国内消费需求确实疲软。新华社把今年进口运行情况令人沮丧归因于“内需不振”,这个结论得到了差不多所有方面的认同。

第三,消费长期增长的前景非常渺茫。在这方面的祸首是中国的债务负担。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报告,截至去年年中,中国的国家债务总额占GDP的比例为282%。然而现在这个百分比很可能已经升高了100个百分点,尤其是如果GDP得以正确报告,而所有负债也都计算在内的话。

现在债务占经济规模的比例非常高,以至于束缚了经济增长,而中国政府必须想出如何避免一场危机的应对之策。中国官员肯定会采取他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使用的同样策略,当时他们让存款利率保持在异常低的水平,以此救助银行和借款人。总之,中国那些早就受到“压榨”的储户注定要承担中国未来债务清理的大部分代价。而且由此得出结论,由于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者将无法推动经济增长。

的确,并不是所有的观察人士都认为增加消费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曾在世界银行(World Bank)任职、目前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任职的黄育川认为,中国此时此刻并不需要进行趋向消费的“再平衡”,这主要是因为他坚持认为,经济增长本身就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

然而,鉴于中国明显面临工业产能建设过多、住宅单元和办公商业空间供应过剩的问题,如果中国政府继续走投资路线,很看想象这会是可持续的方向。正如黄育川指出的,投资必须有效,但过去六年以来中国的资金运用一直都是极其浪费的。因此,尽管他持有上述主张,但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处于力竭状态。

而当经济增长模式陷入力竭状态时,通常会造成系统性风险。沈大伟教授在他的那篇带有煽动性的文章中写道:“中国的经济——尽管有些西方人士把中国经济视为一条不可阻挡的巨龙——正陷于一系列的系统性陷阱之中,没有任何容易的退路。”李克强总理今天对此予以反驳,他说中国可以避开那些陷阱,但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债务堆积之后,很难看出他将会如何成功逃脱债务危机。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