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各大部委的掌门人当中,央行行长不一定是最有权力的,但一定是最受关注的。这个神秘机构坐落于象征权力的长安街和象征财富的金融街交界路口,拥有超过5万亿美元的总资产、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资产,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最大央行。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中国央行手里的“美元”可能比美联储还多(在2013年6月之前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一直高于美联储的总资产)。在著名的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上,现任央行行长周小川多次进入前20名,被他击败的人包括大部分的国家元首和国际组织首脑,而排在他前面的中国人只有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

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美差,但现实远没有那么美好。在过去几年里,央行行长更像是一份越来越难当的苦差。除了要和其他央行行长一样疲于抗击经济下行和通缩,中国的央行行长还承担着更多的政府职能。配合中央永远是央行最大的政治任务,对内要配合稳增长、促改革,对外还要配合稳汇率、防风险。内外环境变幻莫测,同时兼顾这么多目标的难度可想而知。

鉴于这种特殊性,每一任央行行长的选择都是慎之又慎。上世纪90年代,时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朱镕基甚至亲自挂帅,以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身份兼任央行行长两年。不过,这种“非常规操作”在央行行长的任命上并不稀奇。2013年,65岁的周小川本已达到正部级干部的退休红线,而且退出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似乎也为他的退休做好了铺垫。但出人意料的是,周小川在“两会”上成功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跻身国家领导人序列,突破正部级干部65岁退休红线的限制。截至目前,67岁的周小川依然是成方街32号的主人,而他也成为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央行行长和“部长”。高层在央行行长任命上的谨慎也显示出这个职位不可比拟的特殊性。

但随着周小川年龄的增长,退休是早晚的事。问题来了,谁会成为周小川的继任者?从去年开始,关于央行行长的人选问题就屡有消息传出,但都先后被证伪。近期,媒体再传郭树清将接替周小川出任央行行长,我们无从辨别真伪,但可以分析一下郭树清出任央行行长的可能性。

和任何职位的任命一样,央行行长也一定会满足一些成文或不成文的必要条件。从建国到现在,先后有11位央行行长,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共有7位。但90年代之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而且国务院尚未进行机构改革,央行行长一直频繁更迭,人选的背景也较为复杂。199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甚至亲自出任央行行长。直到1995年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成型,央行行长才进入相对稳定的轮替周期。因此,在考虑下一任央行行长人选的条件时,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实际上只有近两任行长:1995年到2002年的戴相龙和2002年至今的周小川。不过,央行毕竟还是国务院的一个部委,行长的任命也会遵循其他部长任命的一些规律。

第一是年龄:这是道硬杠杠

原则上,部长的退休年龄为65岁,考虑到5年一个任期,一般新部长的人选都尽量控制在60岁以下。

当然,超过60岁就任的部长也不在少数,其中大部分是针对一些特别重要职位、暂时又没有合适年轻人选的过渡安排,比如本届政府中的发改委主任徐绍史(62岁上任)、财政部长楼继伟(63岁上任)、国防部长常万全(64岁上任)、商务部长高虎城(62岁上任)。从央行行长来看,戴相龙和周小川上任时分别为51和54岁,任期分别为7年和13年。显然,在央行行长的人选上,中央更希望选择一个相对年轻的人选,这样其任期可以更长,以便于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中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央之所以让65岁的周小川继续站岗,很大程度上也是这个考虑。因此,如果年龄超过60岁,出任央行行长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从这点上说,现年59岁的郭树清并没有劣势,但似乎也没有太多优势。

表2:近两届政府各部委负责人的年龄信息

第二是素养:要有专业功底

和美联储一样,央行是典型的技术官僚。熟悉央行的人都有一种感觉,这里的官员不像很多部委那样气势逼人,而更像是一些温文尔雅的学者。不完全统计,在央行任职的博士人数应该是各部委里最多的。有人甚至开玩笑说,这哪是掌管货币大权的权力部门,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货币研究室。玩笑归玩笑,经济体系错综复杂,货币牵一发而动全身,央行行长如果没有一点专业功底实在是不可能胜任。

现任行长周小川便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经济学家。他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济系统工程专业最早的博士生之一,是第一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上世纪70年代开始,周小川深入参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诸多课题研究工作,1986至1987年曾担任国务院体改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长。周小川发表过很多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其中《企业与银行关系的重建》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政策建议》两篇文章为周小川在1994年和1997年两次赢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这个奖项也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两获孙冶方奖的学者除了周小川之外仅有三位,包括现任北京大学的常务副校长刘伟、现任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还有一位就是郭树清。

郭树清毕业于中国社科院马列系,还曾到牛津大学做过一段时间的访问学者。虽然拿的是法学博士学位,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郭树清就一直从事宏观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领域的研究,先后发表了300多篇学术论文和10几部学术著作,从这方面来看,郭树清的成绩似乎丝毫不逊色于周小川。相比其他同级别的官员来说,郭树清也有明显的优势。

第三是从政经验:要善于解决问题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曾经把经济学家分成两种,一种是善于研究问题的“科学家”(Scientist),而另一种则是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Engineer)。对于央行行长来说,显然更需要后者,尤其是在中国这个信奉实践出真知的国度。学术上的成就只能证明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能否成为无坚不摧的“工程师”还要看从政的经验和资历。

从近两任央行行长周小川和戴相龙的履历来看,共同的特点是都有四大行和央行高层的工作经验。周小川1991到1995年任中国银行副行长,1995年任外管局局长,1996年任央行副行长,1998年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而戴相龙则历任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交通银行党组书记、央行副行长、党组副书记等。但不同的是,周小川更熟悉资本市场,曾担任证监会主席,而戴相龙则拥有更多的地方工作经验,曾担任江苏省丰县副县长、天津市市长、市委副书记等职务。

显然,大型金融机构(尤其是四大行)和央行的工作经历还是非常必要的,这更有利于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方便决策。地方政府的工作经验虽不是必要条件,但却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一点上,郭树清有明显优势。论金融相关的工作经验,郭树清绝对称得上资深,他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党委书记,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除此之外,郭树清也有一定的地方工作经验,这为他加分不少。目前担任山东省省长、省委副书记,近年来在山东大搞金融改革,先后从中央抽调30多名金融干部到基层挂职,引发社会关注。上世纪90年代末,郭树清还曾担任贵州省副省长。此外,郭树清还曾担任证监会主席,其任内掀起的监管改革风暴颇受市场关注。总体来看,郭树清的资历优势相对突出,这也是他成为热门人选的主要原因。

第四是政治级别:越级提升不大可能

在中国,干部队伍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生态体系,一般不会出现越级提升,央行行长作为最重要的部级职位之一,自然也不会例外。从行政级别上看,周小川在就任时已经担任正部级的证监会主席一职,而戴相龙则是从副部级的央行副行长调任,比周小川就任时级别略低,但也算是合情合理。近两任央行行长均来自中共党内,从党内级别上看,周小川在2002年12月正式上任前一个月已经当选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而戴相龙在1995年上任前是中央候补委员,1997年才成为正式的中央委员。总的来看,历史上央行行长的最低门槛是副部级、中央候补委员,而考虑到目前中央对这一职位的愈发重视,这个门槛很可能提高到正部级、中央委员。郭树清在这一点上也毫无劣势,59岁的郭树清早已晋升正部级,而且在十八大上顺利跻身中央委员行列。

总结一下,央行行长最好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年龄不超过60岁,经济和金融研究的功底扎实,拥有央行或四大行高层的工作经历,熟悉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级别最好是正部级、中共中央委员。

谁是下一任?

从这些条件来分析,郭树清除了年龄逼近60岁的敏感线之外,其他方面都非常契合。不过,郭树清并非稳操胜券,从各方反馈的消息来看,郭树清不乏竞争对手,肖钢、易纲、项俊波、尚福林、姜建清等人都曾被媒体报道。不过,从年龄上看,64岁的尚福林已不太可能,其他几位,我们逐一分析一下。

肖钢:现任证监会主席

优势是比郭树清年轻(57岁),而且和周小川一样,拥有丰富的金融系统工作经验,历任央行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经理、中国银行董事长等职,现任证监会主席。十多年前,周小川就是从建行行长到证监会主席,再调任央行行长。按照这个路径,肖钢的下一站似乎也应该是央行行长。而且,肖钢在2012年和郭树清等人一起当选中央委员,也预示着他未来有更大空间的晋升。和郭树清相比,肖钢唯一缺少的是地方的从政经验,但如前所述,这并不是一个必要条件。肖钢的真正隐忧在于,他在证监会任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并不顺利,尤其是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在社会和市场上受到了不少争议。不过总体来看,肖钢扎实的资历还是让他成为郭树清最为有力的竞争者。

项俊波:现任保监会主席

现年58岁的项俊波并非经济学出身,而是北大毕业的法学博士,最早在审计署工作。之后才逐步进入金融系统,曾先后担任央行副行长和农行的董事长,2011年调任保监会主席。2012年和郭树清、肖钢、尚福林一同当选十八届中央委员。和其他几位候选人相比,项俊波没有明显的优势,但也没有明显的劣势,在未来央行行长的角逐中有一定的竞争力。

易纲:现任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

优势是年轻(57岁)、专业水平一流,有近20年的央行工作经验,同时还作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主任参与了众多重大经济改革的决策。不过,易纲的劣势非常明显:目前仅为副部级,甚至连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直接升任央行行长似乎有些难度。此外,易纲是为数不多的海归博士官员,这一点在中央高级别官员的任命上是个敏感问题,至少不能算是优势。

姜建清:现任工行董事长

论专业能力,姜建清可能是最懂银行体系的专家。但62岁的年龄和政治资历上的欠缺却是他明显的短板。2012年的十八大上,作为“宇宙行”掌门人的姜建清并未入选中央委员,这似乎已经给他的仕途封上了天花板。

表3:央行行长各位潜在人选的相关信息

综合来看,尽管人选众多,但大部分都有明显的短板,真正有竞争力的只有郭树清、肖钢和项俊波,未来的央行行长很可能在他们之中产生。相比之下,郭树清的研究和从政履历似乎又让他更有优势。不过,这种事情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从定论,包括郭树清本人,甚至包括最高层。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朱振鑫
来源:中国经营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