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期动作频繁,无论是其人事结构,抑或是其政策方向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其最主要的变革有以下三点。

央行新一轮的干部调整开始

继前任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半年前赴任农行董事长后,央行中高级干部新一轮的调整又开始了。

据公开报道,央行排名第一的副行长胡晓炼即将离开央行,出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已年满60岁的副行长李东荣即将退休;58岁的行长助理郭庆平将任职副行长;59岁的行长助理金琦已经正式出任丝路基金董事长。

这样将只留下51岁的潘功胜成为周小川下面唯一的副行长。而周小川自己也一直难免被猜测何时结束其12年央行行长生涯。至少目前,在经济增长放缓和资本纷纷流出中国的情况下,潘功胜和周小川将为中国经济方向提供最佳指引。

事实上,央行的本轮人事变动似乎并不止于此,设计多个司局级职位的变动消息层出不穷;但截至发稿,尚无官方消息证实。

人民银行对房地产态度大转变

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人民银行在报告中放弃了此前“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的措辞,增加了“进一步拓宽(房地产)正常化、市场化的融资渠道”。

市场将其解读为房地产政策可能将会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对地产的打压会减弱,支持力度会上升。甚至有市场观点认为,这是限购政策放松的信号,并预测货币政策对地产部门会进一步友好,地产投资有望在二季度初企稳。

“2015年可能会见到‘开发贷’的进一步举措,”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本期报告中还删去了已连续在10期货币政策报告中出现的“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这句话,表明货币政策对地产行业的态度将会变得更加友好。

徐高表示,如果地产增速持续下滑,那么对于2015年GDP的影响较大。实际上,在去年11月的降息影响下,房地产已有所受益。在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下,放开开发商发债和地产投资的可能性加大。而人民银行在最近一次降准,加大信贷投放中,实际对房地产来说也是受益的。

兴业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涵认为,在当前地产走势放缓、地产融资不断规范的背景下,可能暗示会加大对合理住房抵押贷款的支持。体现了现阶段下稳定地产市场,防止房价快速下跌造成资产负债表式的衰退。

政策思路的描述发生微妙转变

在《201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表示对下一阶段政策主要思路的描述中取消了“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既保持定力又主动作为”的提法,而改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报告称:“继续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和结构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需和季节性规律安排好贷款投放节奏,同时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所谓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升级版的信贷额度控制,只是行政性相对淡化而已。”徐高向本报记者表示,从报告表述来看,通过加大信贷投放来支持实体经济仍然是接下来货币政策的一个明显方向。

与之对应的是,2月11日,央行宣布,决定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常设借贷便利(SLF)。

同日,北京银行公告称,获准自2015年2月16日起,定向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执行16.5%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徐高表示,本次北京银行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是对月初人民银行下调存准政策的延续,同时也反映出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方向的辐射之广。

央行在调节流动性的方式上正打出更为灵活的“组合拳”。随着美元走强引起的资本外流可能更加剧烈,外汇占款的趋势性减少几乎已成定局,基础货币提供方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本文由中金在线综合自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新浪财经等媒体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中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