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年轻的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年纪。一切都还刚刚开始。多好啊。

前几天和弟弟过周末,被提醒到快要过生日了,想想再过几天就要25岁了,算是个半整数,要不要做个总结什么的。恰好那天弟弟送了本书给我,叫《拆掉思维里的墙。看完以后收获非常大,加上一些平时的碎片思考,打算写篇作文,送给自己做生日礼物好了。

25岁对我来说,其实还是一个略有些迷茫与荒乱的年纪,工作到第四年,对自己的成长并没有太满意,经过三年多的职业探索,依然没有找准一个热爱的职业方向,心智模式也并没有比刚毕业的时候升级改造多少,倒是工作坏习惯养成了一堆,比如一年到头也不做个总结归纳,什么事情都轻易原谅自己、浪费太多时间等等。

很多时候都觉的人生的路应该还有很多走法,但实际却束手束脚、却步不前,陷入一种“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的悲凉,这是一种自救无门的无力感,开始期待和依赖外来的帮助,希望天上掉下来一个好工作,既能干的开心,又能干的有成就,收入还颇丰(开玩笑,我爸又不是李刚)。

得益于《拆掉思维里的墙》,我才明白这种幻想背后其实是恐惧,它表明了一种既害怕自己在现状里沉沦不起,又害怕任何改变的行动可能带来未知风险的心理,于是只好在心里不断意淫一个梦幻泡影,一下子把两个恐惧都解决了,可以心安理得的混日子了。

其实啊,如果我只想依靠一个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完美工作”来逃避当下这份工作的话,那我多半也无法在新工作上有什么改观;如果我盲目的靠亲友帮助或指点,别人指一个方向,就毫不犹豫冲向那个方向的话,那我多半还是找不到自己热爱的事情。

解决恐惧的唯一办法,绝不是幻想,而是行动。如果找不到热爱的职业方向,就利用业余时间多体验、多观察,通过认识不同职业的朋友来了解新的领域。担心改变带来风险,就把风险控制在能应付的范围内,拆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地完成。

所幸的是,在我看完这本书后,我尝试罗列出过去几年里使我全心投入并获得快乐的事情时,我开始看见我那逐渐浮出水面的深层价值,它们包括承担家庭的责任、勇敢剖析自己的性格缺陷并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鼓励并帮助和我一样处在困顿中的青年朋友等等。

当我绞尽脑汁罗列到再也写不出来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遍这些深层价值,除了承担家庭的责任涉及到物质以外,大部分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不大,于是我终于找到了工作受到好评我却并不快乐的原因。我从上初中的时候就喜欢记一些哲学家云里雾里的话,比如苏格拉底的“我什么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又比如另一句话,“智者吃饭是为了活着,愚人活着是为了吃饭”,当时记下这些并不是因为我懂,而是觉得这样的文字游戏很有趣,二来偶尔在同学面前故作深沉地说上两句这种自己也不懂的名人名言,很有装B的效果,在我那个文艺青年扎堆的同学圈子里很是镇得住场子。

但是近来却体会出来一点意思,“智者吃饭是为了活着,愚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点好笑的一句话,但是如果把吃饭换成是房子车子,也许就不那么好笑了。

智者用物质来支持自己生存,生存下来,然后寻求生命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意义,他们不排斥物质,但绝不让物质变成生命的重心;愚人的生命,却从头到尾只是为了物质上的稳妥,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更多占有和更能镇得住场子的炫耀,说出这样的话真不容易,简要而真实地概括了人们的嗜好。

总有人对我说,你现在那个工作真不错,稳定又轻松,对女孩子来说再好不过了,瞎折腾什么,就这样定下来吧。

“定下来”这个概念应该带有职业上和生活上两层含义,从如今经济社会坐火箭发展和个人职业越来越多面发展的角度上讲,带着“定下来”这样一种心态做一个工作,那二十年以后,也就是45岁的时候,几乎可以毫不意外地发现自己的价值已经接近于零,而可替代性几乎接近百分之百了,如果那时候还有一个公司愿意养着我,那还真只有我现在这家公司了。

这么说来,我真应该好好听从这些朋友的意见,死也要定下来才对。但是这样一来,我的人生就一定会失去很多乐趣,一些很不能错过的乐趣,比如说正面影响年轻人的力量、达成艰难任务的成就感,帮助和鼓励追梦人而产生的价值感,这么多快乐都不要,只是为了生活和工作稳定么?其实啊,生活安定和工作安定,都比不上心灵的安定,因为那才是真正的安定,是一种“世界随意变,老娘都能好好过”的厉害境界,这有点类似于佛教理论里的“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不知道达成这种境界需要多少修炼,但只有往这个方向努力,才能在接下来的人生里过的心安。

25岁还单身也是一个尴尬的状态,逢年过节回家会无数次地被问到你什么时候带男朋友回来;在社交网络上面随便发几张异性亲友的照片也会引起无数的误会;给七大姑八大姨打电话更是自己找死,不出十句,她必或明或暗的问你什么时候找男朋友,如果这时候你还胆敢回嘴说什么“随缘吧”、“不着急”之类让人上火的话,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要么能很全面的了解一遍小时候所有玩伴的婚姻生育状况,要么能听到一节绝对比思修老师讲的更接地气的人生指导课。

我当然不愿意循环反复地听这样的“课程”,但亲友们这些建议绝对有我必须采纳和接受的理由。对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的向往,是人的天性,也绝对是我数个人生追求里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追求,爱与被爱对我来说,比影响力、成就感都要重要,既然如此重要,当然要尽全力去寻找和追求,她们只是建议我在这个追求上下点功夫、着点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我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差别只在于对幸福生活的定义有点不一样。

记得有一次,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男孩,年方三十已经独立在国外打下了大片市场,房子早就买好,车子也唾手可得,成熟稳重也不乏乐趣,从不多的几次谈话中还能感觉到对方的贴心绅士,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没得挑的好人选。

可我却喜欢不起来,朋友说这么好的条件打着灯笼也不好找了,大小姐不要太挑剔。

有一段时间,我的确在大家对我“太挑剔”的批评里感到很自责,甚至开始想为什么我不能像别的女同事那样提几个有数字的条件就能找到结婚对象。

直到我看完《拆墙》,我终于知道这不是挑剔,有房有车、事业有成,乃至性格成熟稳重、有耐心、会做饭,这些都只是一种社会价格的体现,它们确实都是难得的光环,那些闪着梦幻般光晕的条件完全可能改变我在旁人眼中的地位,足够拿出去炫耀一番了。

可是这些都无法左右我的喜欢或者不喜欢,说到底,喜欢和爱才是我的价值追求,才会带给我终极快乐,我为什么要为了别人眼中的光环和地位,放弃自己内心的终极快乐呢?我并不排斥这样的社会价格,但是它们在我的价值体系里的排名一定不在最前面。

没有爱情的婚姻,与其说是家庭,不如说是一个经济与生育互助小组,而我一个穷习惯了的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已如前所述,对生娃更是没有半分准备,为人母怎么能这么草率。

可能你会说,照我这种作死的说法,我这辈子也别想嫁出去了,还得接着给我上人生指导课才行,所以回过头来说说我为什么要多听亲友的建议,并不是为了说服自己妥协于社会价格,而是应该更多地用心寻找,对于有喜欢的人却不好意思追求的我辈中人,这个建议应该改成“妹妹你大胆地去追求”,毕竟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一辈子也难得遇到一次,不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生活空间里和心理恐惧里,而是在喜欢的各种领域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创造机会去认识志同道合和朋友,才能找到在身体、生活和心灵上互相陪伴并共同成长的伴侣。我勉强给这种说法取了个名字叫“走出去、引进来”。(不要笑,难道不贴切吗?)

按照人生百年来计算,25岁也已经走完四分之一个人生了,何况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压力山大、意外频发这么多因素并存在我们身边,生命的长度实在不是一样好预测的事情。

去年我为一位同事办理退休手续,离审批结果下来不到两周的时间,传来这位同事突发疾病去世的消息,算算时间,在她去世的前一天晚上,还给我打电话询问退休手续的进度怎么样了,我告诉她很顺利,材料提交上去很快就能批复下来,可是她并没有等到那一纸批文。

还有一位同事,在一项工作上给了我很大的指导和帮助,按照不严格的说法她是我的师父,手把手带着我准备材料、跑政府办事部门,可是从她住院到我去看她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个饱满的生命已经挣扎在病床上骨瘦如柴、呼吸困难,我握住她的手,那双手不久前还被我笑说有“福气窝”,那时却只剩下透明的皮肤下几根清晰可见的血管,她想和我说话,最终因为力量不够没能说出来。

两周以后,我去参加了她的遗体告别仪式。

的确,死亡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尤其以自觉生命意义极大、人生成就极高者为甚,所以古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多有求长生不死之术者。但自然之力不可违,长生不死注定只能是一场求而不得的虚妄。那究竟该如何看待死亡?

季羡林在一篇名为《老猫》的散文里讲过他养猫的经历,说到猫有一种特殊的感知能力,大概是能提前知道自己的大限,并赶在大限之前离开主人家,找一处石壁或洞穴独自等待死亡的降临,没有告别、没有繁文缛节,也没有撕心裂肺,仿佛只是在等一场雨、一阵风。他很欣赏这种处理死亡的方式,不惜笔墨赞颂老猫的通灵洒脱之余,亦为自己碍于人类社会的种种牵绊而不能效仿感到遗憾,更为人类虽为灵长动物却始终看不开生死而略带羞愧。直到他在研究敦煌壁画时,看到其中描绘的一个西方净土世界,那里生活的人每天笑逐颜开,仿佛世间没有悲伤。

当一个老嬷嬷预计到自己行将就木的时候,她兴高采烈地向墓穴走去,她的子孙亲朋也紧随其后兴高采烈的送她,明知去死,而兴高采烈,多么豁达的一个世界。

但是这毕竟只描述了人类面对自然死亡的态度,却并没有告诉我们面对非自然死亡的时候该怎么办。随便某一天打开一个新闻网站,都能看到因战争、意外、仇恨、疾病等等原因造成的生命陨落,不管有辜还是无辜,不管和自己有关系还是没关系,人们总容易在死亡面前或变得柔软,或变得尖锐,在全人类社会和生命这样的大话题下,我没什么思考的成果,这是接下来人生难免要疑惑的问题。

25岁是一个18岁的时候觉得遥不可及、想都懒得想的年纪,按照我在朋友微信上看到的说法,“没有财富,没有学历,没有爱情,只有等待和忍耐”,你可能觉得我真是个可怜又独孤的剩女,我却觉得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发力,下一个25年才是更不容错过的精彩。 

P.S.1.写作文就是这样,洗澡的时候灵感一筐,觉得哪个都可以写进去,写的时候就忘的差不多了。写作也存在漏斗,有100分要表达的意思,真写的时候只能写出来80分,再因为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不那么纯熟,表达上又少掉20分,到最后实际写出来60分,已经很是不得了了。

P.S.2.写了一大堆,已经无力从头再看一遍了,能看到这里的都是真爱粉,我爱你们。发现错别字请留言,有不同观点请留言,点赞请毫不犹豫。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罗曦
来源:新精英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