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对于Uber们来说,补贴只是挤死对手的手段和营销的方式,最终还是得靠用户体验才能取胜。不过,真正的战争其实是发生在它们各自的“后台”之间。

好了,更激烈的战斗又要开始了。

临近2015年,“一号专车”又开始卖力,而滴滴已经邀请诸多明星来送红包了。Uber……这个一向感觉“没那么拼”的公司大概是准备要拼了的架势——它先是认了一个“干爹”,然后……滴滴专车就被扣了。

当然,这前后毫无因果关系。不过,Uber会如何呢?

现在这个场景就是:滴滴、快的,Uber来了哦。不对,应该是腾讯、阿里,百度来了哦!所以,小伙伴们又能在一起好好地干一场(架)了吗?

百度投资Uber,值得吗?

12月17日,百度在北京宣布与Uber全球战略合作的消息。李彦宏和Uber CEO卡兰尼克联袂出席发布会。双方宣布达成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包括技术创新、开拓国际市场、拓展中国O2O服务三个方面。

李彦宏显然觉得很值得。

他不但出席了发布会,还很爽快地回答了各路提问。这实在是很意外。当初百度收购91的时候,也看不到他影子。可见,李彦宏有多么重视这次对Uber的合作。

“投资本身不是战略、它是为战略服务的,真正的战略是你这个公司想要达成的一个使命、一个目标。”他说。

好吧。已经上升到了“使命”的境界了。

“大家的着眼点在于investment的部分,而真正让我感到比较兴奋的是strategic Cooperation!”李彦宏又说了。

对于合作模式,李彦宏解读再次上升:“这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和美国的互联网公司的深入合作。此前中美两国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大多是在投资层面,比较早是美国公司投资中国公司,后来也有一些中国公司到美国去投资美国公司。但中美互联网公司之间进行深层次战略意义上的合作,百度和Uber的模式是一个开创式的创新”,是“有着深远的里程碑意义”。

太宏大了。冷静一下,简单来说,李彦宏的意思是,Uber可以让百度的搜索和地图成为真正的入口。

而且不仅是在中国,而是在全球。Uber创始人兼CEO Travis Kalanick:“Uber对与百度在推向全球规模的合作是持开放的态度。”

这意味着,百度地图可能将代替Google地图成为Uber首选地图——尽管google地图在中国定位不准的问题一直以来确实是Uber被抱怨的地方。如果未来百度代替了Google地图,甚至接入百度移动、百度支付体系,那么Uber将可能为百度的全球战略贡献一个接口。百度迫切需要这个。多年来,和阿里巴巴、腾讯的布局来看,它的投资都不能算太成功。

2014年4月,百度钱包才完成品牌构建。Uber是这个目前仍然没能切入消费场景中的支付系统最好的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看,传说中的6亿美元,值得。

可这不是红海是血海

李彦宏在发布会上提出,移动时代百度的战略是连接人和服务,而服务无外乎是衣、食、住、行。Uber是行。

不过,2014年,百度相对来说,一直冷静——也可以说是低调。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百度什么事。至少,它掺合不进去。腾讯带着滴滴,阿里巴巴带着快的,互相封杀,厮杀得昏天黑地。百度就是没有插进去。

Uber当然是个机会。

与百度的搜索和地图功能结合后,Uber似乎终于有了对付滴滴打车和快的的底气。但中国市场已经非常野蛮了。滴滴和快的靠着不断的拿钱占领市场顺便灭掉对手。从2014年初开始,快的和滴滴打车之间拿出数十亿元烧钱补贴。总的来说,从2013年开始,两年里,两家已经烧掉了几十亿美元了。它们融资来的钱大部分都用在了这上面。

12月初,滴滴融资7亿美元。12月29日,快的也传出融资8亿美元的消息。仅2014年,后者总融资将超过10亿美元。

这个“血海”填进去的都是钱。

结果就是,后两者几乎分摊了中国市场——尽管真实的市场份额并未公布——两家都各自引用第三方的数据,表示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超过50%,是市场老大。数字未必准确,但可能出入不大,至少双方在市场份额上相当接近。

看看横扫社交平台的“红包”,基本就是两家的天下——人们早就忘记“大黄蜂”之类的公司了。

而Uber自2013年8月进入中国市场后,服务一直集中在金融、商务和跨国等“高端”人群。尽管有注册赠送50元,分享自己的优惠码后有新用户加入,还能再获得50元得赠送。但相对这样滴滴和快的这样的“撒钱”,还是声势小了很多。

百度的加入,可能会促使Uber也加入更大补贴的行列中。这是好事——至少对于用户来说。

Uber真的打算血拼?

一直以来,Uber在不同的市场不断遇到各种风险。总的来说,“运营资格”是它的最大困扰。它包括了对加入Uber的司机和汽车的背景审查,以及政策风险。Travis Kalanick坚持认为自己才是撼动旧势力的未来,不停地与负面新闻做斗争。

成立4年后,它最终成长为了一个“傲慢“的大公司——市场研究公司VC Experts曾表示,Uber最近一次12亿美元的融资可能使这家叫车服务公司的估值达到约400亿美元。

它有钱。但,要拼了吗?

随着滴滴和快的将战场从“出租车”转向“专车”,Uber——如果说以前算是避开的话——将直接面临正面厮杀。不过,这也是它服务集中的细分市场,也是它的优势所在。这个人群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强,并不属于对价格敏感的人群,他们在需要的是比出租车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体验。

对用户“补贴”这种直接的手段,未必在这个细分市场能有多大的用处。那些拿着“红包”去乘一两次车的人,本身就不是这个市场的真正用户。“撒钱”更多的“用处”是浪费。这件事情完全可以交给滴滴和快的来做,帮助教育市场,培养用户。

Uber如果从更好的体验出发,并不是没有赢的可能性——最起码,百度地图的的定位比Google地图准确多了。它未必需要赤膊上阵,跟滴滴、快的来一发。

更大的风险可能还是来自于“运营资格”——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继快的专车在上海等地被查罚款后,中国原本模糊的政策界限将可能越来越清晰。而那些拥有“运营资格”的“旧势力”们——它们拥有更安全的司机、更安全的保险和对司机更好的福利保障——如果真的联合起来,将可能成为Uber们的竞争者。

不过,还是要燥起来

从商业模式来看,无论是Uber还是它在各个国家地区的竞争对手,都并不清晰。400亿美元的估值是针对它在未来场景消费中的关键角色。

场景消费最重要的是支付习惯。就像李彦宏所说,衣、食、住、行都是移动支付渗透的最好工具。其中,行,也就是打车,由于必须使用定位服务,因此更容易了解和培养用户,甚至商户的移动支付习惯。

所以说,Uber们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打车难”的问题——当然,这原本是Uber在旧金山创建时的重要原因。而是这一行为本身频次高、普及广,而且针对人群特征明显。你看,大数据又要冒出来了。不过,大数据一直都是精准营销的基础。

用户打车频次、出发地和目的地、每次消费金额、习惯使用支付手段……等等习惯都将成为数据库里重要的数据。从中——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分析,挖掘他们的潜在需求,进行更准确的服务,实现多种服务内容叠加。这些才是百度投资Uber,阿里投资快的,腾讯投资滴滴的原因。

例如快的,这家公司已经宣称自己是中国最大的O2O交易平台。它已经接入了支付钱包、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携程、同城、高铁管家、国航APP等不同种类的应用,满足不同层面的用户的需求。据称,未来快的还会做物流。

所以,车,真的只是一个开始。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占得未来的位置——用户数量和习惯。

Uber,对手很强大,无论它的原始目的是什么,现在,它都得燥起来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本文属 @经理人分享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