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阅读常常被冠以严肃的意义:提升、增值、学习、思考等。近年来发现,读书这件事,已经不仅仅被定义为好的事情,而且还被定义成一件必要的事情。

我很喜欢逛书店,陪我逛书店的朋友常常会在过程中对我说:“哎,好久没看书了”。很明显,他们都有通过看书强烈的学习与提升的欲望,并对不看书感到惭愧与自责。这无疑是一种好的意识。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轻松地读书。

上面已经说到,现在不乏有读书意识的人。但是你可以发现,读书其实对他们是一种压力的存在。出于不进则退、社会压力,他们想要提升自己、想要读书。经过我的观察,这种功利性的读书,很难持久与深入。

因为你越是想通过读书来逃避些什么、躲过些什么、得到些什么,你就越不容易如愿以偿。越是想要读出意义、读出提高、读出内涵,读书这件事情就离本身越远,趣味也容易荡然无存。

这种状态下的人,更容易觉得书是累人的、晦涩的、具有难度的,他们很容易在尝试读书之后,最终又得出“读书不适合自己”的结论,然后放弃。

那么,怎么做才对呢?

我常常和别人说,我觉得自己有一个使命,虽然我现在还很弱小,但是我希望我终有一天可以让大家明白,文字也是一种很瑰丽的、绝妙的载体。我的专栏之一,也叫“生为字奴”,就是因为与文字实在发生过太多美妙的碰撞,为它而欲罢不能。

当下的人,喜欢看电视剧、喜欢看电影、看照片、听音乐,因为这些形式的美,感受很直观。

很多人在求学时期觉得语文很闷,便得出自己不喜欢看书的的结论。又觉得所谓的名篇不知所云,这些都阻碍着大家发现文字的美。

文字的美,真的那么晦涩,那么无趣,那么不直观吗?

其实不尽然。我们都有听歌的时候,被歌词击中的感受,觉得那句词写到了心坎里去,听着就要落泪。就如周耀辉写道:“很想到无边搜索,然后与岁月摔角。”很有生命力。李宗盛写道:“多盼望送君千里,直到山穷水尽。”溢出来的深情。

“西风吹渭水,落日满长安。”想到就觉得美,夕阳散漫整个古城的样子,寥寥数字,极尽辽阔。

我之所以提到文字的美,是想提醒太想从读书这件事上获得什么的人,文字的美、读书的美,其实最大的天敌就是目的性与功利心。当你去看一张照片,你告诉自己,这个是一张著名的照片,自己看完一定要学到什么,其实你已经离这张照片的美很远了。

所以,我觉得人们应该收起对读书这件事情的索求,去细味它。得出有趣、得出美,而不是得出什么功效。就好像我们打开电视,没想到当我们关电视的时候,要得到什么、学到什么、提升什么。我们不如用这样的心态去打开一本书。我们轻松一点。

我知乎的签名是:进步很慢。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反反复复地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我喜欢看了一次又一次,我还喜欢看到喜欢的,整段抄下来,慢慢的抄。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具体问题和链接我都忘了,答案表达的意思大概是:与其抄,还不如抓紧时间背,不要再用抄去逃避记忆,用脑袋记下来才是真正的记,而不是抄下来,然后不去看它。

这个回答有一定的道理和参考性。但是我想说的是,不要让别人干扰到你看书这件事。我喜欢抄,抄的时候,我感觉我在用我的行动与笔尖去向作者致敬,我在用墨水和纸张与这些动人的字句曼舞。我抄到小本子里面以后,出门有时候不带书,在地铁里面在打开我的小本子,看回自己抄的,感觉非常愉悦。

又好像很多人在谈论看书的时候,喜欢用看了多少本,记住了多少来衡量。我觉得没什么好衡量的。当他们这样说的时候,有时候我很想问他们:那,你们看书看得开心吗?

不要比较,不要求多、求记住。我只是知道我看的时候很开心,这样就够了,我觉得这个是读书最基本的东西。有了这种愉悦,才再去求方法,求系统,求提高。你要想找到读书的愉悦,你就要用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别人的方法,别人背、别人一目十行,都是别人,与你自己无关。

看书真的让我很快乐。我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这种快乐。我前阵子在看《黄金时代》,由于太喜欢,看了大概4遍,还是不太记得住,那些美好的字句常常零碎地流连在我脑海里。我觉得幸福。我很希望心里对读书很渴求的人们,都可以体会到我这种幸福。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筱蕾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