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从事的职业或者经营的领域竞争非常激烈(当今社会几乎人人如此),那么大概会有10%的人在使用安非他明(Adderall)、利他林(Ritalin)甚至是莫达非尼(Provigil)等兴奋剂,以此来取得领先优势。他们也许是你的同事、员工、顶头上司,也许就是你自己。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在职场使用“大脑兴奋剂”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的新鲜事是一项最新科学研究发现的悖论。

不过首先,我想先说明结论:高层和中层管理者,以及用药者本人,都应该开始考虑安非他明(以及其他类似的兴奋剂)给职场带来的问题。人们不应该把兴奋剂看做是提高认知功能的促进剂,而是把它看做其他需要关注问题的危险信号(尤其是频繁使用的情况下)。

这个悖论来自一项正在开始得到广泛认可的科学发现:这些药物可能根本无法显著提高认知表现,而且还可能对某些方面造成损害。你可以看看2013年《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 )期刊发表的一篇严谨的研究报告,名为“苯丙胺盐混合制剂在健康人群中提高客观和主观认知能力的效果”(安非他明就是“苯丙胺盐混合制剂”)。这项研究衡量了13种不同的认知表现标准,结果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来证明苯丙胺盐混合制剂能够确实提高认知水平。尽管根据研究的观察,苯丙胺盐混合制剂对“健康年轻人的认知能力只有微小的作用”,但是“用药者可能会产生药物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的感觉。”正如我们所见,这种认知提高的感觉是至关重要的。

2010年,《药物成瘾》(Addiction)期刊发表了一篇社论,呼吁对兴奋剂实际产生的神经认知效果采取“怀疑和谨慎”的态度。后面的研究评论支持了这种怀疑态度,其中有两份最出色的研究报告,作者分别是巴格特(Bagot)和卡米内(Kaminer),以及史密斯(Smith)和法拉赫(Farah)。这篇社论清楚地描述了支持认知增强这一假设的证据中存在的缺陷,其中包括:小型实验室效应、缺乏现实中的普遍性、可能造成危害,以及可能产生安慰剂效应。

兴奋剂并不是“聪明药”,只是“刺激药”

尽管如此,用药者依然会继续使用兴奋剂,甚至为兴奋剂的使用做充分的辩护,无视存在的所有危险。用药者把自己暴露在严重的风险面前,为的是获得一种神经认知优势的错觉,这听起来相当矛盾,但现实确实如此。我们如何理解人们这种对可能有毒的糖衣药片的依赖?这根本说不通。这里面一定存在其他原因。换句话说,如果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并不是真正让人变聪明的药,那么这就是我们寻找答案的方向:这些药物必定有其他方面的价值。否则,兴奋剂就不会那么受欢迎,我们的结论就是个悖论。

现在看来,答案可能是用药者的积极性。兴奋剂并不是“聪明药”,只是“刺激药”,是功能强大、可能存在危险的积极性促进剂。在心理学导论课程的潦草速记中,兴奋剂对健康人的作用是缩小“意愿差距”而不是“能力差距”。

把兴奋剂作为“刺激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神经科学和社会中心的伊雷娜·伊利耶娃(Irena Ilieva)和玛莎·法拉赫(Martha Farah)在2013年刊登于《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of Neuroscience)的研究论文中对学生们进行了调查(她们也是前面提到的那篇2013年《神经药理学》论文的作者)。两位研究者认为,她们的数据“支持用药者依赖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药物提升刺激、精力和情绪的假说”。同样,斯科特·弗雷奇科(Scott Vrecko)2013年发表在《美国生物伦理学神经科学》( AJOB Neuroscience)期刊的定量分析报告研究了用药者描述他们使用兴奋剂的体验的方式。这篇论文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兴奋剂可以改变人们对自己正在从事工作的感觉,以此来提高工作表现,而且作用要超过他们想象中的那种认知能力提高。兴奋剂起到了刺激积极性的作用。

我要指出的是,在我的临床经验中,那些我治疗过的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以及少年),他们深陷野心、成就和安非他明交织的网络,情绪和积极性是关键因素。我治疗过的病人无一例外都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他需要做的事情,即使是置身于纽约竞争最激烈的工作场所也能胜任。往往他们缺少的是需要把事情做好的热情。缺乏热情、缺少让人投身一项长期事业并从中受益的活力和快乐,这样的事实被“刺激药”的作用所掩盖——至少是暂时被掩盖了。

人们的认知能力没有提高,但是积极性有所增加,因此兴奋剂可以被看做快捷有效的临时办法,用来应对一些问题。对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来说,兴奋剂是临时的解决方案,但是这个问题可能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法。不幸的是,这种暂时的缓解意味着实际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有时候,一个没有解决但是可以短暂缓和的问题会膨胀恶化,发展为更严重、更具有破坏性的问题。此外,临时解决方法本身可以转变成破坏性的上瘾行为。兴奋剂是“刺激药”而不是“聪明药”,也许现在正是重新评估在职场中使用兴奋剂的整体风险与回报的时候。

用药者不该被道德谴责

尽管有些人持相反意见,但是职场兴奋剂并不是毫无害处的“新式咖啡”,也不是为团队牺牲个人利益的勇敢行为,它只会让人为了获得更大的生产力优势而承担风险。实际上,这种做法往往掩盖了团队中缺少联系或联系松散的情况,强化并支持本就缺少的积极性。有人需要服用兴奋剂,才能发挥与他们能力相称的水平把工作做好,这个情况是个警示信号,表明有人走上了错误的轨道,这个人需要帮助。

用药者不需要考虑任何道德谴责。使用兴奋剂不是性格弱点。出现了问题,寻求被同龄群体和媒体谴责的解决方法,这既不是道德沦丧,也不是个人堕落。其实,我认为这是管理和人力资源部门的机会,他们在培养专业人士的过程中有机会进行指导,有机会帮助别人认识和纠正失误(有时失误很小,有时失误很大)。

学生们学习他们完全没有兴趣的课程,可能是因为是硬性要求,可能是因为他们不适合学习这门课,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就读于父母希望他们进入的大学。在这种情况下服用“刺激药”,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学生活将要结束,“现实生活”即将开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有人选择了某种自己没有兴趣的职业,感觉就像是在面对最不擅长的物理或艺术史课程。通过服用“刺激药”作为伪装积极性的方式,这对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公司都造成了伤害。找到更适合他们自己的职业不是更好的选择吗?改变习惯或改变态度,让他们的生活(包括他们的职场生活)变成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不是更好吗?

如果继续使用兴奋剂会怎么样?在有证据表明员工明显依赖“刺激药”,并不是真的想要做他们从事的工作的情况下,一家公司真的会想对这样的员工进行长期投资吗?尤其是才华横溢的人,在我的临床经验中,那些在工作中使用兴奋剂的人通常有很多不同寻常的才能,这些人需要得到帮助,寻找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不再需要依赖可能上瘾的外部来源代替积极性。没有了“刺激药”的作用,他们的积极性将来自真正的活力,蓬勃发展的驱动力。这样不是更好吗?

译 孟洁冰  校  Lily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