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他不顺眼?因为你对自己要求太严!

Managershare:心理学家解决了积攒在M君心头的疑惑,原来我们看不惯别人,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看成了一坨屎——先把自己饶了,才能饶了别人。

武志红老师收到了一封来信

武志红老师:

你好!

我是武汉一所高校的研二学生,从你的书和博客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解决了很多自己的问题,在这里先向您表示感谢。

不过最近我遇到了一件事情,让我有些迷惑。依照你很多文章的建议,遇到迷惑时,我会去察觉,一般也能找到答案,但这次不行。

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师弟M,我们认识半年多了。一开始,我对他没什么感觉,但慢慢接触下来,我发现我对他有了很强的情绪,总是看他不顺眼,并想教育他。

M所持的观点比较极端,总是非黑即白。一些他从来没经历过的事情他都会说得很肯定,一副不容置疑的口气。但奇怪的是,只要其他师兄弟们达成了一致的与他相悖的意见,他又会很快地转变自己的观点。我就觉得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或者想要什么。

比如上次导师生日,我们师兄弟8人坐一桌,他是唯一的研一的。席间谈到以后的发展问题,他貌似自信地说:“我觉得要想在短期内有所成就的话,不能单干,得叫一帮同学去创业。”此言一出,我们另外的7个人都笑了,对他轮番轰炸。奇怪的是,在我们轰完之后,他仿佛忘记了自己原来的观点,开始向我们一个工作了的师兄请教社会经验,还抓起一杯酒敬了那个师兄。

另外,平时一起在食堂吃饭,他总是吃很少,甚至比不上同桌的师妹。我们问他能不能饱,他说能。但有一次,我一个同学S在吃完饭后又去买煎饼,还好心地帮M也买了一个,说看他吃得那么少,肯定吃不饱,我说人家都一再说吃饱了。让我意外的是,当S把煎饼递到M手里时,他毫不犹豫地拿过来吃了起来。我心说,你不是说自己饱了嘛。后来,他就很少和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了。

还有就是,我觉得我在所有的师兄弟姐妹当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或者叫认可,但是M除外。我的话一般多少会对其他人产生一些影响,但是M除外。所以,有时候我会禁不住攻击他,但是很快又无法继续,因为他的反应完全没按照一般的逻辑来。

对于他,对于我,我都有些困惑,请指教。

小孟 

武志红老师的回信

小孟:

你好!

从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到,你很喜欢自省,这是很好的习惯,因为我们对外界的反应,其源头总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或者说,我们怎么看别人,总是因为我们怎么看自己。

你和其他师兄弟们相处不错,纬度唯独对师弟M有情绪。他非黑即白却又不能坚持己见,容易随波逐流,还特爱面子。但他的缺陷算不上“人神共愤”,为何你只“看他不顺眼,总想教育一番”呢?我在文章中说,每个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关系中发生,所以都可以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放到你的故事中来,可以说,这不是他的问题,而是你和他的关系中的问题,而你和他的关系,又通常是你内在关系的展现。

有一个关于苏东坡的故事,你应该知道吧。

一天,苏东坡与一个和尚面对面打坐。

过了良久,那和尚眼观鼻,鼻闻口,口问心,已然入定,嘴唇翕动,问,居士,您看老衲现在像什么?

苏东坡看眼前这和尚,双盘打坐,五心向天,黄灿灿的袈裟披挂着,呵呵一笑,口没遮拦,说,我看大师像一坨屎!转念一动,随即又问道,大师看俺又像什么呢?

那和尚很平和地说,老衲看施主像一尊佛。

苏东坡大喜,打坐结束后,乐滋滋地找苏小妹显摆说,今天俺赚大了,俺看和尚像一坨屎,和尚看俺像佛!看来俺比那和尚高明多了!

苏小妹一撇嘴说,老哥啊!你输大了!那和尚心中有佛,所以看你是佛。你看和尚是屎,乃是你心中有屎。

套用这个故事中的道理,我想问你,你看那个师弟不顺眼,是否因为看自己不顺眼呢?

非黑即白又不能坚持己见,随波逐流还特自尊爱面子,这像不像刚入大学时的你呢?或者,像不像更早时候的你呢?或者,在你的家中,你的父母是不是很在乎你会不会讲话,会不会做事,能不能表现得懂事乃至完美呢?当你做不到那些要求时,你会不会被挑剔和否认?

也许通过多年来的努力,以及最近这一段时间的心理学的学习和自省,这些特点在你身上越来越弱,你的人格越来越健康,这非常棒。但你是否恐惧自己变成那个样子呢?你的懂事的另一面,是不是恐惧自己不被别人接纳呢?

你以懂事自居,而将“对不懂事的恐惧”投射到了你的师弟身上,于是不仅总是看到他的不懂事,而且还总是觉得不舒服并想教育他,这是不是你自己的内在斗争向外的投射呢?

并且,你们的关系也给了你投射的便利。你是师兄,更有威信和历练,教育和改造师弟听上去也“合乎情理”,容易占据有利地位,这比内在冲突要好受一些,看上去改造也更容易成功。

你几乎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唯独师弟M不尊重你。好像是,你内心中藏着一个逻辑——“谁懂事谁就要得到尊重”,而你现在如此懂事,并凭此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但偏偏就是得不到这个不懂事的师弟的尊重。仿佛是他颠覆了你引以为傲的逻辑,让你尤其不舒服。 

宽容自己,才能宽容别人。

不过,站在旁观的角度上看,这颗种子是你先种下的。你看他不顺眼,所以他看你也不顺眼。

这么说,好像把一切都归因自己,难道发生矛盾,别人就没有过错了吗?我们得承认,的确有的人自私,有的人懦弱,有的人心口不一,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缺陷。但引发矛盾的,并不是缺陷本身,而是我们对待这些缺陷的态度。不宽容别人的弱点,见到就想讽刺挖苦,想去改变他甚至有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感觉,这自然会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

当看到这些人性的缺陷时,能否多一分理解呢?他非黑即白,这是为什么呢?他容易失去自己的立场,这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会吃S的煎饼呢,你能从这里面看到他艰难的生存处境吗?

著名作家房龙说,一切不宽容都源于恐惧。那么,你的恐惧从何而来?谁曾对你的缺陷报以苛刻的态度,并给予冷嘲热讽呢?你的懂事背后,有没有藏着很大的恐惧?当你自己不懂事时,你的亲人是否给予了宽容和体谅?如果没有,你是否能记得自己那时的受伤?

你首先当感谢这个师弟,因他帮你减轻了内心的冲突。你的“懂事的我”和“不懂事的我”的内在斗争,通过他转化为外在冲突,这让你舒服了很多。同时,你和他的关系也像一面镜子,提醒你意识上已“忘掉”的东西。这时,请继续向内自省,这会使你自己内心更和谐。

此前我文章中提到过一个小练习,建议你试一试。先列出你所不能容忍的师弟的特点,然后列出这些特点的相反,成为一对。比如A为“随波逐流”,相反-A可能是“坚持己见”。列这些的时候不需要语法上的绝对“反义词”,而是你内心说出的,最有感觉的一对词语,而且词汇尽量具体。比如抽象的“善良与邪恶”,可能具体对你来说,善良就是“不顾及自己的感受,迎合别人”,邪恶就是“为自己着想”。

都列出来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先放松全身,然后带着感觉,一个字一个字地缓慢温柔地读给自己听:“我可以A,我也可以-A;我可以同时享受A和-A,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拉近我们内心的冲突,让我们更加宽容,内在和谐。

一旦你真正能包容自己“不懂事”,不再抱着“非懂事不可”的教条后,你内心的冲突会减轻。那时,再看着这个师弟的“不懂事”,你给出的反应就不再是讽刺,而是宽容与理解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武志红
来源:武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