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更愿意相信,就如同骄傲一样,我们肯定会无一例外地栽在这上面,为那些虚怀若谷、头脑清醒的自信者往上爬让开道路。但这种情况并不是总是发生,就连经常发生都算不上,你说气不气人。

心理学研究一直都在找寻个中原因,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答案。2012年的一项研究总结称,尽管过度自信带来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其感染力总能旗开得胜。我们可能认为,在承压情况下,自信有余能力不足的人更有可能表现差劲。该研究测试对这种预期进行了测试,发现它基本上是准确的——但研究也发现,这根本不重要。过度自信者在客观测试中的表现也许并不突出,但它有一种天然的魅惑力,让人们忽略结果,允许“万人迷”继续留在他(她)的神坛上。

如果一定要刨根问底,这似乎可以归结为地位问题。过度自信者最善于创造并培育“地位”这种商品。只要管理得当,过度自信所营造的社会地位感拥有一种近乎魔法般的力量,足以让我们始终注意不到可衡量的结果。

只要想想一般人听到“那个自信过头的混蛋”时的本能反应,你就会发现,以上结论是多么矛盾。我们怎么能在排斥一件事的同时受其蒙蔽呢?在另一项研究中,这个问题就变得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研究显示,如果过度自信营造出了足够的地位感,就连粗鲁无礼都能获得通过。

在该研究的一项实验中,参与者观看了一则视频,在其中,坐在路边咖啡馆的一名男子将脚搭上了另一把椅子,将烟灰直接弹到地上,点餐时粗鲁无礼。另一批参与者观看了同一名男子的另一则视频,只不过他的表现更有礼貌。相较于后一组参与者,前一组评价该男子更有可能“拥有各种事情的决定权”,更能够“让人洗耳恭听”。同样的结果在其他几项实验中反复占据主导——人们倾向于认为规则破坏者比恪守规矩者更掌控局面、更有权势。

那么,在相信自己、不信规则的背后,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呢?当然是过度自信了。(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在奢侈品商店中,无礼店员的销售业绩好于其他店员。)

这些研究都围绕为何我们常常被厚颜无耻的过度自信者所蒙蔽,但基本没有解释为何过度自信者如此善于这一手。最近有关这一主题的一项研究得出了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不太能削减我们对这整个事情的愤懑,气人的是,它还很有道理。

总结起来就是,无论是否合乎现实,自己相信就能让别人相信。放在过度自信问题上,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不管与现实如何不搭调——能激发出自身的感染力。自我欺骗能够强有力地说服世人以你的眼光看待事物。

研究参与者(一群大学生)被要求在一门持续六周的课程开始前,分别对自己和他人做出评分。其中约半数不够自信,半数不到一点的人过度自信(剩下少数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准确的判断)。等到课程结束,所有人都参与测试并公布成绩之后,他们被要求进行重新评估。

研究显示,在课程之初,过度自信的学生收到了较高的同学评分——而到课程结束后,不管他们的成绩多好或多差,过度自信学生得到的评分仍然高于其他人。实际上,相较于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所传递出来的魅惑信号,成绩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该研究还增加了一个维度,衡量了参与者对自身能力的自我欺骗程度,并发现过度自信激发的社交影响力和自我欺骗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人员们如此总结道:“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可能并不总是奖励那些成就更高的个人,而总是奖励那些自我欺骗程度更大的个人。”

虽然我们可能不太喜欢这个结论,但无可争辩的是,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不自信的人——不管这样做有没有理由——不太可能说服别人相信他。这一定程度上就是“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种心理作用的体现:如果你期待别人认为你有能力,最好自己先买账。这适用于合理自信的情况,也适用于自信心过度膨胀的情况。

最新研究以及其他研究的一些元素都告诉我们,自我欺骗是一种强有力的地位助长剂。再加上个性的包装,它会让人们心甘情愿地相信你,哪怕结果是南辕北辙的。

虽然,这并不能让人消气,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过度自信在臭名昭著的同时,其效果仍然不可抹灭。

最新研究发表于在线期刊《PLOS One》。

译 丁盈幸  校 俆笑音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