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大多数90后才刚进职场,1990年出生的齐俊元已经是个二次创业的小boss了。

24岁的大男孩,在投行、用户和媒体面前,却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和稳重。回答每个问题前都会先做短暂思考,每个答案之间逻辑清楚、层次分明,回答问题后还会礼貌地询问对方是否对答案满意。

2013年6月,齐俊元的团队推出了一款企业协作软件Teambition,目标是帮助团队进行项目管理,实现成员间简单、高效的沟通与合作,同时方便管理者监测项目进展,几个月内平台用户超过了数十万。

相比明道、Tower等国内竞争对手,Teambition的主打特点是功能明确、用户体验优化,首先排除社交等附加功能,再通过任务板、分享墙、文件库、日程表和回顾等项目的设置最大程度简化用户操作。

继去年获得来自戈壁的数百万人民币投资后,Teambition即将完成新一轮美元融资。

走出实验室

“我从大三开始创业,我很喜欢创业这件事,可以帮助更多人、影响更多人,这比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意义多了。”齐俊元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他的初中和高中基本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

身为90后,齐俊元说自己很怕死,尤其怕死后没人记得他。他找到的第一个被人记住的方法是“成为科学家,做出像发现染色体、找到治疗癌症新方法之类的科研成果,然后得诺贝尔奖”。

“我爸是大学教授,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申请基金、做科研,然后写报告。小时候,他总在桌上放几本《科学美国人》之类的书引导我去看。”齐俊元就这样对科研产生了兴趣。

初中开始,他就常常在实验室里鼓捣,找一切机会待在实验室,帮老师打杂,做老师不愿意做的实验。后来,老师便将他推荐到了区里的少儿实验站,紧接着又被选到中科院的免疫所参与“降低肝炎检测成本”的项目。

实验室的生活让齐俊元上了瘾,高中时他又参与了中科院细胞所的课题研究“如何鉴定鹦鹉科鸟类的性别”。

当时上海野生动物园养了几只昂贵又稀缺的金刚鹦鹉,就是《里约大冒险》里出现的个头很大的鹦鹉,但是几年下来一直没有繁育出小鹦鹉。动物园希望帮忙配对,可鹦鹉是单性态鸟,从外观上没有任何办法分辨它的性别,除非通过复杂的检验来实现。齐俊元带领的课题组的任务,就是找到不让鹦鹉有痛苦、又不耗时过长的鉴定方法。

这次科研获得了成功,做到通过少量样本完成整个鉴定,把原来耗时、样本量很大的过程变得简单。然而也正是这次成功,让齐俊元开始质疑自己在中国做科研的实际前景。

“后来我们带着得出的成果方法去新加坡参加一个科研比赛,发现一位国外的教授依靠国外的先进设备,已经可以实现更简单、省力和省时的方法。从那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国内的科研环境支撑不了我得诺贝尔奖的梦想,最基本的,实验室的设备在精度上都达不到国外的水平。”

如果继续做科研,齐俊元预见到的未来是,每天在申请基金、做实验和写论文中度过。他发现,这不是他要的能够有所作为并被人铭记的未来。

自己创业的想法在齐俊元的心里开始有了萌生的空间。

在科研和各类比赛中获得的多个奖项让齐俊元可以被保送交大,于是高三下学期他有了很多空闲时间可以看各类感兴趣的书籍。其中有一本介绍美国施乐公司的书让齐俊元印象很深。他发现鼠标、个人电脑、图形交互界面和普通纸复印机等很多发明最早都是出自施乐自己的实验室,在那里,科研人员可以不用交论文、不用考虑其他事情,只要纯粹地做发明研究,公司会提供一切资源和设备。

“我当时想,如果能成立一家这样的公司,支持自己的实验室,把本来属于未来的科技和理念拿到现在来实现,让每个人都摸得到、用得着,应该比在实验室里做科研更有意义。”齐俊元决定要成立一家像施乐一样能给社会带来改变的公司——这是他找到的能被人记住的第二个方法。

为了实现创业的目标,齐俊元大学选择到上海交通大学的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习。尽管放弃了到生物科系继续做科研的机会,几年的实验室生活早已给他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了随时带着酒精消毒的洁癖,做科研的经历让我对事情、对人都很有耐心,不急于求成。现在的人凡事都很着急,科学家们就不会,他们会一直追求正确的答案,希望把一件事情做到足够好。”齐俊元说。

连环创业

到辩论赛上锻炼口才,前往各类活动认识朋友,参加创业大赛做热身……齐俊元的大学生活一开始就在为创业做准备。大三那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不过,实际的创业并不像模拟比赛时那样理想化,第一个项目就让齐俊元栽了跟头。

最开始,他想做健康档案的项目,想法是让人们把病历等资料上传到在线档案平台上,实现病例的联网、在线管理与在线诊断。当时团队招募了30多人,还拉到25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

“这个项目的市场价值很大,也很有意义,但是当时在线医疗的市场成熟度很低,很难普及,也不接地气。再加上团队成员后来纷纷毕业、就业,公司就只剩下两个人了。”齐俊元并不避讳谈及这段经历。

“我想要对投资人负责,也想再给自己一个机会。”于是,一笔钱、一家公司,没等第一个项目暂停多久,他又开始了第二次尝试——Teambition企业协同软件。

这其实是齐俊元在做第一个项目时,团队内部自己设计、使用的一个协同工具。当时公司30几个成员间的协作效率很低,常常因为沟通不到位影响项目进行,市场上的协同软件在设计和使用体验上又达不到使用要求,他们就自己开发了这个软件。

在寻找二次创业方向时,齐俊元发现很多项目都不可行,反而是这个团队协同软件在周围很受欢迎,常常有小团队向他们要去用。“这就是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当时就决定把Teambition专心做起来。”齐俊元就这样找到了第二个创业项目。

可是当时,公司只剩下他和做后端的CTO两个人,连前端程序都没人写,为了项目继续进行,齐俊元开始自己学编程。

“我当时不好意思告诉父母公司开得不好,又没地方住,就住学校里。早上5点赶班车到闵行紫竹园区的办公室,一路上在车上看编程的书,进了办公室就开始写代码,晚上再赶最后一班车回徐汇的宿舍。”后来,齐俊元又自学了AI、PS和视频制作。

经过大约半年时间,Teambition的第一个版本基本成型。齐俊元总是很自豪地告诉别人,他那时写了22万行代码,还删过30万行代码,不但没觉得枯燥,反而很有趣。“我很享受自己做一个东西,同时还能帮别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回过头来看,其实只要努力去做一件事,不需要在乎其他任何东西,一切都不是困难。”齐俊元说。

2013年6月,Teambition的第一版正式发布,其中个人版免费,企业版收费,企业版的管理者用户可以查看所有项目的进展及企业成员的工作情况,及时帮员工解决问题。

目前在Teambition平台上有数十万个项目,用户以知识型企业居多,包括TMT、广告传媒类、教育类公司以及各类事务所等,还包括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于这些公司,如果沟通和协作顺畅的话,能够很快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带来最直接的收益改善。”

如今,除了最初的协同软件,Teambition还发布了个人日程安排类软件“今天”,帮助员工快捷管理、记录自己的工作和行程。很快,他们还会发布一款基于企业内部的聊天讨论工具“简聊”,特点是快速发起群组讨论、自动保存记录,方便项目跟踪与查看,并且在软件中还会嵌入一个机器人帮助成员自动完成聊天中提及的任务,比如在程序中自动加入一段代码等。

“Teambition要做的是把办公中需要用到的软件都用最优化的方式重新打造一遍,让人们享受办公过程、实现最高效办公。”齐俊元相信,目前公司已经找准了发展方向,接下来要做的是逐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从业者细分的信息化办公需求。

90后CEO没那么好当

在30多人的公司里,CEO齐俊元现在主管产品,协调运营和销售等部门的工作,偶尔也会写写代码,方便更好地将自己的想法展示给大家。

面对80后的团队成员,齐俊元有自信大家都很服从自己的管理。“他们都听我的,因为我很努力,我会把事情准备得比较充分。如果有些事情我讲得不对,大家也会告诉我。”

他还特意说明,在所有成员与他之间,实际并不存在强制的“管”,因为在Teambition绝对不会发生一件事——因为是齐俊元说的,所以大家都去做,一定是大家都认可了一件事情,才会去做。

为了确保为公司做的决策都是对的,齐俊元现在每天让自己坚持读六七百篇新闻,涉及行业、设计、金融和开发等领域,以便了解每个相关行业都发生了什么事情、趋势怎么样,又会对Teambition造成什么影响。

不过今天对CEO工作的驾轻就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上一个创业项目的失败教训。“第一次创业犯的错误第二次就会绕开走,这也是很多VC愿意投连环创业者的原因。”齐俊元说。

“一家公司想要成功,有三个主要因素,人、资金和市场。做上一个项目时,方向没有把握清楚,对市场的反馈也不敏感,出问题后又没有做出及时调整,这就是CEO的工作没有做好,都是我的问题,所以CEO没那么好当。”每当想到之前的项目,齐俊元都是一脸舍不得,尤其觉得辜负了成员当时对自己的信任。

这一次,齐俊元对产品和市场的理解更深了,并且时刻留意公司的资金状况。

不过在Teambition的发展过程中,仍有一点是齐俊元没有注意到的。“管理这方面,其实我做得有点晚了。我以前一直觉得既然公司跑得很快,大家又都是年轻人,扁平化就好了,没有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

可是一年下来,齐俊元发现这样大家的职能会很模糊,很多事情都做不到最好。“每个人都想解决问题、压力都比较大,但是都没有办法专注。所以我最近刚设立了五位管理层,希望公司能够权责分明,有些事情还是要有人操心的。”

“我非常喜欢Teambition,甚至希望有一天Teambition有一个更出色的CEO,这样我可以全情投入地去学习人工智能,然后让Teambition成为每一个人工作时的智能助手。”

不过,齐俊元不认为这会很快实现。“目前来看,我不认为有任何人比我更适合做Teambition的CEO,因为没人比我了解Teambition,也没人能比我做得更好。我每周至少工作一百个小时来让Teambition成长得更好。”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