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商业本质的互联网思维

廖建文教授现为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战略创新与创业管理实践教授,有着横跨北美和亚洲地区的工作履历。之前执教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斯图沃特商学院,享有终身教职。也曾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中欧商学院(CEIBS)。

这是廖教授在宽带公司行动学习培训项目中讲座笔记的部分,主要讲授了从商业本质思考互联网思维,观点非常独到和深刻,有两个要点:

  1.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连接是商业的前提,互联网改变了连接的方式;

  2. 移动互联网改变的是整个商业模式,实现生产的工业化,体验的个性化。

以下是本次课程的详细内容整理,供大家参考: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连接是商业的前提。

现在很多公司都把互联网当成线上渠道、推广手段,而我们这次想探讨的是互联网改变了什么商业模型。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商业的本质是交换,交换的前提是企业、用户、产品必须发生连接,才能产生交换。本质上讲,连接是商业的前提。互联网从本质上讲是改变了商业的连接方式。

在人类发展早期的手工时代,连接是直接的有限的,是受地域、交通等限制的。

第二个讲体验,那时候,每双鞋都是定制的,食品是有机的,那时候产品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

工业时代,巨大的贡献是规模化生产,蒸汽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的体力,是体力的放大。但是规模经济的结果,是连接发生变化,范围广了,但是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连接变得非常远。中间出现了分销商、经销商。

    

曾经有个生产手机的老总说,他非常不服气,他每天手机出货一个亿,小米手机出货量才4000万,凭什么小米手机市值比他高啊?这个就是连接的本质,小米每个用户都知道,都是直接连接的,这就是差别。

工业时代是有用户也是没用户,连接是间接的,工业化时代也有端口,就是集市、门店,讲究的是集中。

现在再说互联网,PC的兴起进入到信息化时代,PC的最大贡献是对人的脑力开始放大,影响了两个层面,一个是个人的生产力的提高,一个是企业的生产力的提高,深化了企业的管理,提高了个人的效率,操作系统就成了很重要的端口。但是PC本身不是联网的概念,一个一个独立的PC就成了每个家庭和企业的端口。

当从线下逐渐走到线上,当浏览器的出现以后,标志着独立的计算机之间出现了网的概念。互联网核心就是先连接起来,这时候企业所有关注点都是要有一个网页。当96年时候ie出现,网页有加密系统标准化以后,使电子商务成为可能,真正电商的开始,是从96年以后开始的。

在中国电子商务主流模式有几种:搜索、垂直、门户。

百度是针对信息的连接,阿里是对物的连接,腾讯是对人的连接,他们连接的端口都不一样。这就从物理的集中连接,变得相对比较分散虚拟。

我们看互联网的贡献,原来工业化时代,企业到用户连接链条非常长,互联网出现之后,中间的部分在缩小,在互联网时代,讲究赢者通吃。在互联网这个时代,仍然讲集中,但是这个时候的集中是高度集中。早期供应商对渠道还是有影响力的,互联网时代渠道没有了,供应商对平台的依赖性更加强了。

举例阿里上市,财报570亿收入,净利润47%。阿里70%收入都来自广告费。因为成千上万的小商家都需要做广告来销售商品,其实在阿里平台上卖东西的小商家活的都非常的辛苦。再看百度,当我们查资料的时候,用Google能搜到很多东西,但是用百度搜索,前边的都是一些广告内容。

所有的网页、内容、搜索信息都是以物为核心,相对都是静态的信息。电脑都是固定的,谁也不知道电脑背后是什么。

移动互联网是基于地理位置场景的应用,APP都是小而美。

当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是随时随地移动的,都是基于地理位置场景的应用。比如搜索一家川菜馆,没有人去用百度搜所有的,而是一个位置基础上一定范围去搜。为什么BAT的转型本身就很难,为什么腾讯转型能快一些,因为他连接的是人不是物,但是大家看看百度和阿里的转型就会比较困难。

在计算机上是网页,手机上是APP,为什么手机上是APP?因为手机屏幕小,计算功能也没有那么强,所以所有手机应用都是小而美。所以手机APP的思维跟网页是完全不同了。

携程原来是网页,现在比较火的是非常准,他没做什么事,只是航班的查询,就有大量流量,然后就可以转做卖机票。

这些思维和网页思维最大的不同,意味着都是小而美的,就是去中心化。原来我们认为的聚合的网页,都会被一个个专业化的小应用而取代。

从物为核心向人为核心的转变

把2014年作为一个分水岭,04年到14年的变化,原来是物为核心,现在是人为核心,现在是随时随地的行为信息变的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说阿里和百度都面临巨大的挑战,阿里去年上市和今年上市是非常不同的。今年出了两件事,第一是红包,阿里做了很多年红包,但是都没有很大的影响力,这是因为没有社交属性,但是微信红包影响力就很大,上次上淘宝什么时间?但是上次上微信的时间呢?所以社交属性不是一个信息的终点而是信息的起点。

在社交网络时代,每个人每个产品都能成为信息的起点。腾讯现在想明白了,他只要把社交网络基础设施做好,蛋糕就非常大了。未来应用都是建立在社交网络的基础上的。

社交网络看一个人的社交行为的时候,对一个人的了解是非常全面的,是一个社会信用,这个社会信用会变成未来P2P的一个信用来源,我为什么看你微信就能贷款给你?是因为我能看到这么多年以来,你去哪吃饭,跟谁来往,关注什么东西,分享什么东西,还有什么判断比这个更精准?我对你价值观都了解的。

百度的搜索是对物的搜索,而腾讯的搜索优势是社交搜索,是人的行为搜索。

车上导航GPS,很多路况实时情况是不知道的。现在导航是什么?基于人的位置,每个人的手机信息一拼,就能拼一个活的地图,路况哪里有问题都知道,成本比卫星导航便宜多了。人的行为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类开始新的时代-—-体外进化!

人的信息原来是静态的,会变成随时随地动态的信息

现在可能有人说,阿里现在牛着呢,腾讯微信现在已经非常厉害,但未来再看,这个不好说。因为今年,又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是可穿戴和未来物联网的开始。

为什么今天才谈以前没谈可穿戴呢?1990-2004年,2004-2014年,每个阶段发展时间越来越短,这是为什么呢?

先看家用电器,电什么时候出来的呢?1900年左右,第一款家用电器是电熨斗, 1930年才出现。为什么中间隔了30年?是因为电到变成电网,变成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才可以开始有家用电器行业。同样,从有网络开始为什么走到今天才开始谈可穿戴呢?是因为无处不在的云存储,云连接,变得非常廉价的基础设施。

可穿戴,我们认为今天是一个眼镜,一个手表,可是背后是什么?未来社交,不光是手机上,还有可能是手表眼镜等等。到2020年,预测全球可穿戴500亿件,这个的意义不在于简单的设备,而是人的行为会产生变化。这个可以叫人的体外进化。

从物走到线上,再走到可穿戴,连接会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分散化。

未来趋势是从高度集中,逐渐分散,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阿里,百度,所有争夺都争夺社交资源。为什么突然间互联网公司对硬件很感兴趣?为什么Google收购了一家智能温度计的公司,因为它是一个进入家庭的入口。

按照增量市场的概念,智能冰箱的增量扩张需要很长时间,而一个小的温度计将会变得非常厉害,是因为那个是很容易做出量的。只要往家里一插就能变得智能化。这就是为什么简单的东西变得那么有价值。

企业与产品的连接意味着原来把产品卖出去以后,跟企业没什么关系。但是现在意味着,产品及服务,产品及内容,就是产品卖出以后才刚刚开始,比如空调卖出以后我可以提供省电服务。比如杯子很漂亮,要买同样的杯子扫一下二维码就行,还可以追溯生产过程,所有信息都在二维码实现。当企业和产品发生连接,每个产品都成为连接的平台。这是产品智能化的一个结果。

回到家庭智能化,使得行业的跨界成为可能,原来我做冰箱就是卖冰箱的,但是现在冰箱可能会免费,但是围绕冰箱的所有行为我就可以去经营了,冰箱可能就不是冰箱,而是意味一个超市。

企业和用户的连接,代表用户价值的共同创造。

产品智能化之前,用户和产品没有交互。但是看今天的手机,产品是标准化的,但是今天所有 Iphone手机打开,每个人使用手机的方法都不一样。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诺基亚有多少款手机?超过500款,但是Iphone有多少款?苹果的一款手机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她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是因为用户参与到产品中去了,使得用户的体验变得非常独特。

白色家电原来没有智能化的时候都是同一样的东西,但是如果智能化以后,每个人的体验都可以不一样,是可以和用户和其他的设备交互的。这使得原来通用的白色家电变得极其个性化,体验变得非常非常多变。企业和用户的连接代表什么?代表用户价值的共同创造。

在产品时代,企业在为用户创造价值,所以用户是被动状态。有移动互联以后,用户很容易参与到企业产品创造过程中去。

先看产品服务时代的逻辑,用户永远是被理解被满足状态,企业是产品的主导。隔离的状态。    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后,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用户容易参与到产品创造中去 。参与的越多越早,体验的越好。

生产的工业化,体验的个性化。

还一种可能,比如耐克做鞋,最极端的是量身定做,但是没有办法把工业化生产都变成定制化,但是我们容易做到把产品的标准化和体验的个性化统一起来。

为什么要标准化,是因为产品要标准化。但是如何保证产品标准化的同时保证体验的多样化呢?工业化时代是没办法实现的,但是走入信息化时代,这就可以组合了。

这样的话,生产可以用工业化的方式生产,但是体验,可以放到线上去。体验是什么?就是感觉,是产品物理性能之外的感觉。比如看一本书,每个人感受都不一样,感觉跟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关系。所有产品的体验都是产品和用户之间交互出来的,是可以在线上实现个性化的注意的,这会使你感觉非常不错。

比如生产鞋子,耐克的鞋的生产可以工业化,但是你跑步的习惯,跟谁跑,在哪跑,都可以通过线上的服务设计,实现线上体验的个性化,来弥补线下产品标准化的不足。

O2O的本质是用线上实现一种线下不能实现的优越体验。

什么是O2O的本质,其实不是渠道的概念,实际上是用线上实现一种体验,而这种体验是线下不能实现的。从这个角度思考,商业模式非常多。

原来做玩具熊的企业,不做玩具熊而是做原材料和组件,小孩子可以来店里自己做小熊,她参与了价值创造,虽然做出来的玩具熊可能并不精致,但体验非常不一样,会更加珍惜和喜爱。

用户价值实际上是消费的体验,这就是苹果为什么体验最大化而不惜以性能为代价的原因。数据将会成为或者即将成为除了土地之外最重要的资源。

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把用户量保住,然后沉淀数据这会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企业的问题是,有数据但是没有数据的沉淀,特别是对用户行为数据的沉淀。

互联网真正的价值,是对企业价值创造过程进行改变,原来是价值链,现在是价值网。

行业的网络化,需求的改变,社交网络出现以后,很多个体的需求变成群体的需求。滞后的需求会变成随时随地的需求,原来是地域化的需求,变成广域的需求。移动医疗、教育未来内容服务都公开了。这就叫需求的改变。

我们先来看媒体网络化,我们很多习惯是,把移动互联网当成某个工具改变价值链的某个环节,比如我们把杂志变成电子的,这种方式没有根本性变化,这其实对互联网非常大的误解。这只是对价值链某一个环节的改变,但是对整个商业模式没有根本的改变,价值链组合没有改变。这只是把某个流程放到网络上,只是初级的改变。互联网真正的价值,是对企业价值创造过程进行改变,是因为原来是价值链,现在是网。

网络化的媒体,要从网络角度思考网络价值创造过程。拿Pad看杂志和直接看纸质杂志有区别吗?拿杂志看的时候,个人行为数据都是可以采集的。未来价值会成为一个网,羊毛不一定是在羊身上,而可能是在狗身上。

原来互联网是对消费环节的改变,未来物联网的应用,将是工业化的改变,未来机器的背后都是智能化的机器,物联网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将要比互联网的改变的影响还要猛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德国的工业4.0的相关内容。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廖建文
来源:俱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