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堪萨斯城密苏里大学的“创业挑战大赛”上,年仅25岁的沙恩·斯潘塞(Shane Spencer),获得了2011年年度学生创业者大奖。他的创意是应用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方式,成立一家投资再生能源与绿色科技的基金公司。一年以后,这家年轻的创业人已经筹集到50亿美元,成为《福布斯》“30岁以下的30创业人”之一。

随着社会创新的深入人心,新的投资者也随之出现,他们在关注投资产生的经济回报外,也关注社会价值与环境价值,在财务收益与社会影响之间取得权衡。他们被称为“社会影响投资者”。斯潘塞能成功地募集资金,主要是这批投资者正在全球市场发展壮大。

他们的投资也不同于传统的慈善捐款,或者大型的慈善基金会。他们在试图创造社会福利、或者改进环境水平的同时,会设定一定的社会绩效目标,并要求社会创新组织实现一定的财务回报。通过“利滚利”,将社会影响的规模扩大,并实现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姑且称这种投资为让善回报。

例如,全球许多城市房价迅速高涨,让穷人无法承受。在政府建设公租房的解决方案之外,纽约的一家社会创新组织从纽约收购基金会(New York Acquisition Fund)取得贷款,协助建设10000套人们住得起的房子。这家基金会成立于2004年,社会影响投资者投入3200万美元,可以取得低息回报,但没有资产抵押担保;同时一家城市慈善信托基金也以类似的条款投资了800万美元。

在这些本金的基础上,几家商业银行联合,以商业贷款的利率出借1.6亿美元。这样,这个地产项目得以成功操作,许多收入很低的家庭得以搬进新开发的公寓。而在偿还商业贷款后,社会影响投资者也可以取得经济回报。

在柬埔寨,一家小企业正在借助某家小额贷款银行提供的贷款成长。兰卡斯特公司(Blue Orchard)和摩根士丹利公司于2007年为这家小额贷款银行投入的1.1亿美元贷款,成而使该银行能进入商业贷款拆借市场,提高杠杆,发放更多的新贷款。兰卡斯特是瑞士的一家专门从事小额贷款投资的资产管理公司。该公司发行的基金根据商业条款联合组建、由标准普尔进行评价,投资者包括欧洲大陆和英国的养老基金。

正是通过这种商业运作,小额贷款在全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即帮助了穷人,也使投资者取得了一定回报。根据社会影响报告与投资标准组织(The Impact Reporting and Investment Standards, 简称IRIS)2011年的报告,全球共有1931家小额贷款机构以IRIS标准向投资者公开报告,服务的穷人客户高达91,899,981, 每个小额贷款机构约服务1万人,而70%的小额贷款机构得以盈利。

同样,在全球58个国家中,有1077个类似小额贷款机构的社会创新组织,每年获得的营业收入共1,434,980,390美元,为799.4万人服务,雇佣了2.3万人,63%声称实现盈利。

让善行产生财务回报

这些让善回报的社会影响投资者又是谁呢?

从下图看,X轴是社会影响的目标,Y轴是投资收益目标。传统单单追求财务回报的投资者在左上象限,传统单单追求慈善目标的捐款人在右下象限,而既追求投资利润、也需求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就是这些让善回报的新投资者,他们正为投资界树立新的标杆,逐渐影响主流金融机构的行为。这些投资者也改变了传统慈善捐款的做法,原来善行是可以产生财务回报的!

 QQ截图20121120100628.jpg

翻译:

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的投资 财务优先的投资者

在保证一定影响力底线的基础上追求财务收益最大化

投资收益目标
影响力优先的投资者

在保证一定财务底线的基础上追求社会或环境影响力最大化

财务底线 阴阳的转化
影响力底线
慈善
社会或环境影响目标

Monitor Institute预测:在未来10年,对让善回报新模式的投资需求会从现在的500亿美元增长到5000亿美元。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社会创新的不协调,也就是说会出现不同的创业活动,以应对投资市场的新需求;一些寻求颠覆性创新的社会创业者会在成熟行业“搅局”,从而展现出新的商业模式——让善产生投资回报;

第二阶段是善行投资市场的建立,在这一阶段,大量涌现的社会创新活动会形成一些中心,同时,市场的基础设施开始建立(例如社会影响评估机构、认证机构),市场交易成本开始降低,并支持更多的社会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然后就进入第三阶段,获取善行投资市场价值。随着更多的主流参与者进入这个活跃市场,各种实体使生态系统开始成熟(参见《微力量》一文中的社会创新生态系统图),市场基础设施可以支撑更多的社会创新,吸引更多的新资金。

第四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各种组织变得更加专业化,社会创新活动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增长率开始放慢。

对比30年前指数基金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市场的成熟等金融市场在全球的发展趋势,Monitor Institute判断目前这个善行投资市场尚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迈进的过程。例如摩根银行对自己一些理财客户的调查发现:6%的投资者认为这个新市场说的多,但是没有多少行动;19%认为这个市场处于起飞阶段;而75%则认为这个市场尚处于婴儿期和增长期。而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则至少还需要5-10年时间。

制约这个善行投资市场发展的是原因:

1)缺乏有效的中介机构。分散化的需求和供给、复杂的交易以及缺乏对风险的理解,导致了较高的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不过高盛、摩根、麦肯锡等顶级中介机构已经开始关注这个市场。问题是传统的中介机构会要求较高的提成与服务费,而社会创新可能无法给中介机构带来丰厚的中介服务费;

2)缺乏可靠的社会影响衡量指标来指导人们在财务回报和社会收益之间进行权衡;

3)这仍然是一个新兴的行业,缺乏与影响力投资相关的模型、理论、政策、与制度,来推动这个行业的繁荣。

表:全球善行投资市场增长所遇到的挑战

1成功的善行投资缺乏连续记录
2缺少高质量的善行投资机会
3缺乏创新性的交易/基金结构来适应公司所需要的组合
4缺乏讨论社会影响力投资的通用语言
5缺少有吸引力的投资对象
6几乎没有退出机会
7难以招募具有适当技能组合的投资专业人员
8投资者之间的合作不充分

资料来源:GIIN,J. P. Morgan

QQ截图20121120100634.jpg

全球善行投资市场的发展机遇

但这个新兴的善行投资市场也是充满机会:

一、善行投资者的兴趣日益高涨。

越来越多的超级富豪开始寻求多样化和不同的投资途径。机构投资者在成熟股票市场通过投资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司(CSR),已经成功地将CSR投资变成了主流。在未来十年,预计全球机构投资者与高净值富豪会将5-12%的资产分配到这个善行市场。而新兴市场的迅速发展,也使得这些地区的新兴富豪对这个行业更有兴趣。

二、社会组织的创业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威胁更加紧迫,需要有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在过去几年,善行投资模式在社区发展、小额贷款融资和清洁技术领域都取得了稳定的成功。例如在非洲帮助穷人的“一英亩基金”(http://www.oneacrefund.org),去年产生了500万美元的收益,今年即将产生1200万美元的收益,让善回报正进入良性循环。麦肯锡最近也出炉一份 “社会效益债券(Social Impact Bond)”的研究报告,认为这种投资债券可以应用到容易测量社会影响的服务项目,例如救助无家可归者和帮助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等。

三、大型基金会也参与到这个市场,为创业家提供启动资金,帮助测试商业模式,创造新的金融工具。

例如,一位社会创业家希望在非洲修建一家诊所,帮助当地人解决医疗问题,这样的企业,需要投资10万美元,预计诊所每年的收益为5000美元,这样,投资收益率为5%。但这个5%的收益率太低了,不足以吸引私人资本。过去的做法是,这家诊所希望能从大的慈善基金获得10万美元的捐助。

但在善行市场的帮助下,创业家只需从慈善组织获得5万美元,剩余的5万美元由金融投资者补充,条件是有吸引力的10%的收益率。大的慈善基金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更好地杠杆自己的有限资金。

例如,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现在为某些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而不是直接提供资金。休斯顿的一家特许学校就在盖茨基金会的担保下,以低利率筹集了6700万美元的商业贷款。而善行市场需要社会企业有健全业务模式、完善的绩效指标驱动、透明的报告制度的,事实上提高了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类似风险投资的社会创业基金也开始出现,采取成熟的风险投资模式,使高质量的社会创新迅速发展。

例如罗伯特创业发展基金会(redf.org)就为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系列非营利组织提供类似于股权投资的启动资金和商业支持,以孵化、扩展社会创业活动。美国政府于2010年也发起社会创新基金会,这项大胆的实验,时间为五年。

而利用互联网平台,像众筹(Crowd Funding)这样的模式也越来越多,活跃的平台indiegogo.com、indiegogo.com、kiva.org、kickstarter.com都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与投资者。

五、政府也开始为这种类似“盈利”的新型社会组织开绿灯。

例如美国数个州已经立法先行,解决善行市场的法律问题。例如社会组织可以成立B类公司,这类公司不仅要为股东创造利益,还要为社会创造利益。美国税务局规定,如果这类公司对社会产生实质性的积极影响,影响员工、社区和环境;同时使用第三方设定的标准公开报告它们在社会和环境方面的表现,可以在税收上获得与慈善机构一样的待遇。

同时,有些州则通过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L3C)的管理办法。这类公司组织既有营利性组织的效率,又有美国国税局管制少的优惠,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目标。

全球善行投资市场的出现,对中国尚处于襁褓中的社会创新有很多启发,政府如果不是从福利分配的角度,而是从建设善行市场的方向去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可以激发整个社会的同情之心与财富再循环,从而在创造工作岗位、健康保障、平等教育、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污染、减少碳足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各方面实现以善养善、以善扬善。

《马太福音》6:21说:“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同情之心的力量,一样可以飞扬在投资市场。

(作者任教于堪萨斯城密苏里大学全球创新与创业系, 新著 《复盘》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新浪微博:@孙黎UMKC。作者感谢顾远提供的帮助)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