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

优秀简历的标准是:陈述和自评完全符合事实;同时表述意境高于事实,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价值,给阅者强烈震撼,印象深刻。

多年招聘,我常常见到优秀的人,却极少见到优秀的简历。也许,优秀的人不重视写出优秀的简历,而菜鸟们则没有足够的内容或不好意思把自己写得那么优秀吧。

简历不分高低贵贱,不唯年龄、资历、学历、地位和贡献论,只要把你的个人特点完全、充分、准确、传神地传递出来,让一个不认识、不了解你的人无任何歧义地在第一时间内把你安排到最适合你特长、你最喜欢的岗位上,这就是优秀简历的功效。

人力资源部每天收到的简历数量在300~1000份。面对日复一日的海量简历,对经验丰富、熟悉业务的招聘主管来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在简历挑选、面试、试用期考核这三个求职的关键节点上,凭陌生简历入围的机会最小,也是求职中难度最大的一关。

HR收到简历总量中的5%~10%可以进入笔试和面试环节,只有具备足够吸引力、足够匹配岗位的简历才能被相中。简历是否有吸引力,关键在于你自己,因为简历的创作者正是求职者本人!

从我的个人职业经验来看,大量的简历在内容、格式、写法技巧方面需要提高和改善。

优秀简历的标准是:陈述和自评完全符合事实;同时表述意境高于事实,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价值,给阅者强烈震撼,印象深刻。

一、内容是简历之魂,是招聘官摄取的要点。

常见问题有:

1.重点不突出,似乎什么都做过、都能做,但看不出专长。现在对岗位的招聘要求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什么都接触过又都不精通的万金油式的人选只在特定条件下被看好,比如私人小企业,没有大的发展计划,找一个财务、行政、人事、销售都懂些的人守摊儿,一人多能,节省成本。而这样的人选,让职位设置精密化、专业化的大公司看中的机会就很小。

很多人把整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归入自己的工作经历,明眼人一看就不真实。

比如,财务部员工的简历,把出纳、成本、会计、预决算、投融资都纳入自个儿的简历。你如果是普通员工,不可能一个人干这么“全活儿”的事,如果你是部门领导,一般不做这么多具体工作,那么具体到你所在的岗位,你的职责是什么?你的专长在哪里?从简历中看不出来。

2.没有个人特点,似曾相识,看后没印象。很多简历写得平淡无奇,几年工作下来的所得、积累、进步,为企业的付出、贡献,关键时刻起的作用,和其他竞聘者的差异等,没有展现出来。求职者要站在招聘官的角度想“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人,而不是别人,他和这个岗位的契合点在哪里?他来能带来什么”。

数百上千人应聘一个岗位,你和他人的差异性是取胜的关键。如果用人单位认识到只有你是最合适的,你就成功了,而前提是要看到你的特点和亮点,这些首先要让招聘官从简历上看到。

3.时间不连续,招聘官很看重工作经历的连贯性,不喜欢时间和相关工作中断的人。比如,一位职业女性生孩子后全职回家带孩子好几年,再上班必定有个重新适应的过程;或者研发工程师出国学了几年语言,回来重拾老本行。这些人,都不如几年来始终从事本岗位的人有竞争力。因为工作中断,他们的专业意识和技能跟不上时代发展,难免老化和过时。

时间上描述模糊的简历,可能是求职人思维、做事不严谨所致,也可能因为当事人有不好意思写明白的隐情。比如,有人一两年都没有正规工作,不愿写出来让招聘官知道,又不敢造假,只好很笼统地写。

招聘主管很关注应聘者最近几年的经历是否符合岗位需求。比如,招聘一个政府关系经理,他最好能够有发改委、市政府等客户资源和岗位经验。最近三年来一直从事这个岗位的人和三年前从事这个岗位、现在早已改行的人相比较,前者肯定更合适,将来对这个岗位的贡献也更好。简历上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应该从近向远写,三年之前的经历只写亮点即可,过时的、现时作用不大的经历不写也罢。

提到工作背景时,将公司简介、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等做适当说明,能加深阅读者的理解和印象,更好地了解简历的主人。这部分内容常被求职者忽略。

二、格式是简历的脸面,留给阅读者第一感性印象。

常见问题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大招聘网站提供的统一格式上填空,千篇一律,毫无生机和特点,阅读者好比天天吃同一个花样的饭菜,很容易产生疲惫感。

为引起招聘官注意,不妨自创模板,越与众不同越好,言简意赅地展示个人特质。经常有猎头看到我的简历后,迫切地想和我见面,因为我的简历格式与众不同,遣词用语比较新颖准确,叙述完整清晰。

我的简历格式是这样的:个人简单情况;过往公司/岗位/时间段;在每家公司工作情况的详细介绍:包括最核心独特的工作内容、业绩、公司背景介绍、入职背景;个人特点汇总:包括工作方面、个人性格、为人处世风格等;个人职业发展目标。

过于简单的简历,显得不够真诚和严肃。不建议使用表格格式,这种简历模板只有单词和词组,怎么能传神生动地向阅人无数的招聘官描绘清楚一个陌生人呢?

一名编辑,他的简历只有半页多,初看上去,他毕业的专业和我们的岗位要求不相配,简历被部门滤掉,但我看中他的部分工作背景,约来面试。

“你在北大什么专业读书?”我问他。

“中文系。”

求职者要站在招聘官的角度想“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人,而不是别人,他和这个岗位的契合点在哪里?他来能带来什么”。数百上千人应聘一个岗位,你和他人的差异性是取胜的关键。

“那简历上为什么不写?”

“我写的是我的研究方向。”

我忍不住告诉这个老实的本分人:“北大中文系是名牌系,适用的工作岗位范围广,在简历筛选阶段,招聘主管看中的是个人基本素质,名牌学校名牌专业占有优势,而你这个研究方向对口领域太狭窄了。你把专业改成中文系,再把半页的简历扩充成两页,加上工作起止时间和岗位内容、流程,再详细描述你的专业能力。改过的这份简历对你会很有帮助。否则,现在你通过简单的格式表达出来的内容太有限。”

“噢,”他的眼睛闪亮,“我怎么没有早遇到您呀,我找工作半年了,觉得有些工作挺适合自己的,怎么连个面试机会也不给,原来是我的简历写得不对”。

三、好的写作技巧给简历画龙点睛。

像香奈儿无暇粉的作用,适当掩饰缺陷,帮助自己尽量抓住机会。

1.在简历中写出自己的“亮点”。亮点不完全等同于优点,是自己区别于他人更适应岗位的特点,目的是为自己亮剑、加分。此外,在某些关键节点上注意写法技巧,比如:受教育程度写最高学历,如果专科续本科,则学历项下直接写本科,不要写专科。现在本科毕业是较好的用人单位的招聘底线,如果你写专科,基本上丧失了面试机会。只要有面试机会,黑暗里也能有曙光。

再比如:在简历最前面写上自己的求职岗位和特长,把重点明确地点出来,写上“三年著名央企通讯核心网研发工程师应聘研发部项目经理职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现香港著名企业投资部主管应聘融资部经理职位”等,比简单地写“应聘研发部项目经理”“应聘融资部经理”效果好。

2.针对不同应聘单位的不同岗位要求写出相对应的简历版本,不要“千岗一版”。很多人把各公司招聘主管的邮箱同时写进“收信人”栏中群发;或者给已发送的简历换个收件人地址反复转发,收件人会看到正文的每行前有很多个“〈”号,原封不动转发过这么多次的简历不可能有针对性。这两种做法还会让人怀疑你的求职行为比较草率、不严肃。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岗位的要求也不一模一样,不同公司的相同名字的岗位,对人的要求也绝不会相同。公司所属行业、发展阶段、中长期战略、老板特点、公司历史、企业文化、前任留下的影响、本岗位的责权利等,这其中任何一点的些微差别都将对应聘人的挑选产生差异性影响。

因此,发给每个公司的简历都应根据公司情况和空缺岗位特点做适当修改,针对这个岗位所需要的特异性介绍和描述自己,才能让成功率相对提高。

比如,应聘一间白手起家、非常节俭的公司,不要提自己正服务的单位多么有钱,把钱不当钱,而要强调自己一直在财务管理非常严格的单位工作,养成了合理节俭、注重小节的习惯。

3.了解招聘者的“兴奋点”。一般来说,HR看好学历背景优秀、有行业内品牌企业工作经历的人,最好有工作于同业或竞争对手公司的背景。如跨职业序列,过往经历应对现岗位有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招聘售前技术支持岗位,如果有研发经历则对这个岗位有加分作用。

摘自《职场路线图:人力资源总监手记》,汪漪/著

HR好文共赏之,专注于同步最新最好的人力资源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力资源分享”(微信号managerhr)。扫描以下二维码也即可关注。

qrcodemanagerhr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