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赐勇正在制作灯笼。

厦门网讯 (文/图厦门晚报记者 陈满意 通讯员 林志杰)除了汤圆,灯笼也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全家一起吃汤圆,这样才算是过元宵节。在集美前场村,有一对兄弟手工制作灯笼四十多年,他们手工制作的灯笼在周边一带很出名。这对兄弟叫陈赐勇和陈赐坚,他们是这项市级非遗的传承人。今年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他们在忙什么呢?记者带您一起去看看。

订单都很急 这段时间经常忙到深夜12点

昨日,记者来到陈赐勇家中,当时只有他一个人在忙活。只见他用右手食指粘上浆糊,来回移动三两下,就把浆糊抹在裁好的红纸背面了,技术纯熟、眼疾手快。

陈赐勇边干活边跟记者聊天。他说,从正月初三开始,他就一直忙着做天公坛、蜜饯山、凉伞、灯笼等,“临近元宵节,我接到的订单大都和元宵、宗祠祭拜有关。前两天,我为一家宗祠制作的一对一米多高的大红灯笼已经悬挂好了。”

“我弟弟脚受伤了,所有订单只有我一个人在做米乐体育,经常要忙到晚米乐体育上十一二点。这些米乐体育订单都是急着用,所以无论忙到多晚,我都会米乐体育按时交货。”陈赐勇说,为了赶订单,他熬过一个通宵。忙不过来时,他妻子也会打下手,帮忙做一些简单的活。

做工有讲究 制作前十天就要备料

陈赐勇说,制作前,大约要提前十天备料。糊纸的材料有很多种,市面上不容易买到,“所以,平时看到一些纸比较好,我们都会买下来。外出旅游时,看到合适的也会买下来。”

陈赐勇说米乐体育,糊纸手工艺品要用竹架支撑,竹子有讲究,三年以上的竹子才能用,这样的竹子比较硬且能弯曲。“还要挑竹节不突出的那种,这样粘纸才能平滑,否则粘出来凹凸不平的,影响质感和美观。”

“一对做工考究的灯笼,需要一天时间,大致程序是绑架子、粘纸、染色、贴花边等。”陈赐勇说,他正在做的一只灯笼框架已经绑好了,单单捆绑的线头就有70多处。

“在农村,手工灯笼很受欢迎,因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做。”陈赐勇说。

四代传承 曾祖父人称“糊纸未”

陈赐勇的工作场地就是自家的老房子,门口贴着他自撰的对联:“传承先辈纸扎技艺弘扬中华文化遗产”,横批是“独具匠心”。

陈赐勇说,这是他和他弟弟的追求。“我们从小就跟着祖父、父亲学习糊纸技艺。”陈赐勇说,清朝末年,他的曾祖父陈未是远近闻名的糊纸师傅,人称“糊纸未”。“我祖父陈水加传承了这门手艺。他的四个儿子中,只有我父亲学会了这项家传技艺。”陈赐勇说,他们现在使用的一些刻花工具,也是祖上传下来的。“我们以糊纸为生,除了糊纸,没做其他工作。”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虎啸商业评论
来源:虎啸商业评论